谣言

谣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将桑斯坦称为“我们的时代最顶尖的、涉猎领域最广的、被引用最多的、影响力最大的法学家”。

曾任职于美国司法部、美国国会司法委员会和马萨诸塞州法院。他所涉猎的领域包括政策管理、宪法、环境法、经济法、行为经济学等等,他在其中任何一个领域的成就都足以让他成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

他的各项研究成果已成为包括美国中情局在内的各种公共机构和企业的研究对象。

桑斯坦已被任命为奥巴马政府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 桑斯坦
出品人:
页数:156
译者:张楠迪扬
出版时间:2010-11
价格:3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2315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传播学 
  • 心理学 
  • 桑斯坦 
  • 互联网 
  • 謠言 
  • 新闻传播 
  • 媒介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谣言几乎与人类历史同龄。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谣言变得无处不在。

在言论自由的民主社会,从来就不乏谣言的传播渠道。危机时期的“银行破产”传闻、股市上的小道消息、对明星私生活的“爆料”、某政界人物收受贿赂的网络传言等,都可归至谣言之列。谣言有真有假,而假谣言可能对个人造成致命打击,也可能给群体、组织、党派和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那么,谣言因何而生,生于何人之口,如何消除谣言的负面效应呢?这成为奥巴马政府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桑斯坦写作本书的中心议题。作者认为,事实经验的缺乏、情感和偏见导致了谣言的滋生、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然而,仅靠保持言论自由和法律管制之间的平衡来消除谣言是不可能的。防止网络时代越来越容易被引爆的谣言,最根本的方法在于摸清散布谣言者的心理机制和谣言的传播机制。深入了解谣言传播者的动机和谣言的传播机制,并辅之以法律监管和文化规范的手段,就能在源头上减弱谣言的力量,从而保护人们和机构少受“莫须有”的罪名的伤害。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信息流瀑、群体极化、偏颇吸收、反证偏向,作者解释了谣言的产生、传播、扎根或消散,但最后还是无法给出一剂药方。隐私、名誉和言论自由搅在一起让人左右摇摆,每一种选择都有代价,只是大多时候我们都习惯粗看选择。其实,如果我们能把选择细化些,或许会发现这世界别...

评分

在先锋书店听讲座,无意中在架子上瞥到了桑斯坦这个差不多几年都没再接触的名字。 《谣言》是新书,但其中的观点一点都不新。作为前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中已经阐明了他的大部分理论。现在专门以谣言为题编一本书,意义大概是《网络共和国》出版的时候,...  

评分

评分

这本书只是薄薄的一本,正文不过88页,看上去象是一篇论文,但是行文虽然严肃,却并不枯燥,书中不仅引用研究案例(书后有84条引文来源),还经常通过举例来论证观点,是一本观点清晰、论证有说服力、又简短易读的书。 书中论证的,是在网络时代谣言传播的特点,以及社会需要采...  

评分

在先锋书店听讲座,无意中在架子上瞥到了桑斯坦这个差不多几年都没再接触的名字。 《谣言》是新书,但其中的观点一点都不新。作为前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中已经阐明了他的大部分理论。现在专门以谣言为题编一本书,意义大概是《网络共和国》出版的时候,...  

用户评价

评分

《人类传播理论》、《谣言心理学》与《言论自由的边界》的混合体,可读但无新意。

评分

看到104页了。

评分

注水多。性价比差。

评分

算是科普读物。因为作者在奥巴马政府中的地位,而使得本书的意义大于其实际。

评分

看到104页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