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根·海立格尔,1884年3月20日,生于德国。1913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数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军。1922年,任海德堡大学讲师。1924—1929年,远赴日本,任东京大学讲师,讲授哲学及古典语文学。1929年之后,任埃朗根大学教授。1930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起,隐居于德国加米施。1955年4月18日,因肺癌逝世。主要著作有:《拉斯克(Eugen Herrigel)文集》、《原质料和原形相》(Urstoff und Urform)、《形而上学的形相》(Metaphysische Form)、《箭术与禅心》(Zen in der Kunst des Bogenschiessens),遗稿有《禅之路》(Der Zen-Weg)等。
德国哲学家赫里格尔先生在日本向弓道大师学习六年,回国后他记下了通过亲身体会所感悟到的东方禅文化。由于作者将抽象玄奥、高深莫测的禅和他在日本学习射箭的具体过程联系起来谈论,使得神秘的“禅”在他的笔下变得有血有肉、生动真切,因而具有特别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此书德文原版1948年出版后,60年来,一版再版,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至今仍被西方人视为了解“禅”的最佳著作之一。
想给这本书写个合宜的书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真正的禅并不能直接阐释。我只是有过几次冥想的体验;剑道课程里见识了老师几乎灌满道场的气息在坐禅时归于虚无,我的练习却已半途抛锚。所以,究竟该如何下手呢? 大约2004年的时候,我从一部美国电影里窥见了禅的精神。电...
评分书的最后一章,作者赫立格尔用剑道重述禅心,给西方读者加多了一个参考的维度,也是为说明“禅”的精神贯穿于所有日本艺术之中,无论是武道的剑道、弓道,还是静态的花道、茶道和围棋。 那一章里也提到了柳生但马守、禅师泽庵宗彭和一位剑客的典故。那位不知死活的年轻剑客,...
评分奥根·赫立格尔最大的突破,在于他最终超越了欧洲人固有的西方逻辑思维体系,通过在日本对『弓道』的多年修行、渐渐地参悟到『禅』这一东方古朴哲学的至高境界。 诚然,作者不一定达到了禅学的最高境界,但他的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在修行之时舍弃掉全部的自我,抛弃固有的观念...
评分书的最后一章,作者赫立格尔用剑道重述禅心,给西方读者加多了一个参考的维度,也是为说明“禅”的精神贯穿于所有日本艺术之中,无论是武道的剑道、弓道,还是静态的花道、茶道和围棋。 那一章里也提到了柳生但马守、禅师泽庵宗彭和一位剑客的典故。那位不知死活的年轻剑客,...
评分发现这本书真是个小惊喜。我从小体质差,大学以来又缺乏锻炼,近期想报个课程来督促自己运动。于是由动漫想到了剑道,去查找剑道的相关资料时,意外发现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德国一位名叫赫立格尔的哲学教授写的,他在1924年至1929年间远赴日本东京大学交流任教,在此期间,为了...
习箭的艺术。放下目标或对手,放下自我。
评分有所印证,也指明了一些方向,但若说境界的话,大抵也只是在应物而不迷的门槛
评分我什么都不明白
评分是“不要考虑怎样去射!”还是“倾毕生之力于一射!”,这是个问题。
评分桎梏是通向自由之路。没有桎梏,也便不得自由。按步就搬,枯燥地练习,是通往无艺之艺的要径。束缚我们的,乃是我们自己的心,并非技艺本身。技艺的突破,实质上也是心灵的突破。只有放下自我,放下分别,放下一切的对立时,才能真正通达无艺之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