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葬

沙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郑也夫
出品人:
页数:257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77919
丛书系列:“三十年集”系列丛书
图书标签:
  • 郑也夫
  • 社会学
  • 随笔
  • 文化
  • 社会
  • *复旦·三十年集*
  • 生活
  • 杂文
  • 沙葬
  • 墓葬
  • 葬礼
  • 文化
  • 历史
  • 民俗
  • 死亡
  • 仪式
  • 地域
  • 传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沙葬》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沙葬》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作者简介

郑也夫 年六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自况老游击队员。“文革”开始后赴黑龙江852农场,先后流转其内三个单位,种地、打砖、伐木、教书,逾八年。1978年转运,就读过三所高校: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作为职业学者供职过四个单位: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不申请任何课题和奖项。曾兼职央视主持人及策划,嫌婆婆不容,现偶尔出镜发言,但策划贵贱不做。因长期论说公共交通和低排碳,被北京市政府聘请为交通问题顾问。

目录信息

目录

自序

一九八三
对于婚配失调原因的探讨

一九八四
路途损耗

一九八五
一本讨论“代沟”的书

一九八六
美国政治生活管窥

一九八七
精英与大众: 两种体育

一九八八
“反传统”之反省
知识分子与大众

一九八九
学运·少年·孔家店

一九九〇
围棋·文化·边际人

一九九一
南风北上现象

一九九二
“上山下乡运动”给了我什么
人与熊

一九九三
“费边精神”永存——纪念费边社成立一百一十周年
《礼语·咒词·官腔·黑话》摘录

一九九四
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
轿车文明再批判——对私车辩护者的思想方法的剖析

一九九五
乌托邦——否定代价之代价
自行车王国的悲哀

一九九六
住房社会学断想

一九九七
被动吸烟者说

一九九八
沙葬的设想
法兰西世界杯断想(摘录)

一九九九
读《遇罗克》断想

二〇〇〇
自行车族成员的呐喊

二〇〇一
水价的思考
读陆幼青《死亡日记》断想
传销和杀熟

二〇〇二
《都市的角落》摘录

二〇〇三
现行国家社科基金制度批判——以借贷和奖励取代资助
细菌的启示——“非典”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露天演讲
申办奥运与都市门槛

二〇〇四
歌哭玉渊潭

二〇〇五
帮老阚编《救亡之声》
全运会的挽歌

二〇〇六
奢侈的一日一浴
唯提价能促进可持续洗澡
明日男性过剩及其应对

二〇〇七
走向游戏的时代
2007年中国社会新闻点评

二〇〇八
燃油税: 贵贱与利弊
读社会学有什么用

二〇〇九
《神似祖先》摘录
北京、成都的茶馆和伦敦、巴黎的咖啡馆
一篇就一篇

二〇一〇
“新父”朽败之由来——与应星商榷
“贼”辩

附录一:走自己的路——对某记者的谈话(2008年4月)
附录二:主要著译目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最早对郑也夫留下的印象,是本科时想研究日益没落的《实话实说》,知道原来他是鼎盛时期的策划之一,后来不玩了,原因一是他觉得电视追求的新闻性话题性,和他作为研究者的社会学问题意识有分歧,二是觉得媒体空间太小,很多话不让说,我觉得后者占的比重更大。 后来真正对他肃...  

评分

在日本社会中,一个女子成年后到社会上工作,结婚生育后又返回家中,待孩子成人后她才再进入社会工作。也就是说,在日本“一个男人、半个女人”就完成了社会生产的现代化;同时又拥有一个整洁、舒适的家庭。而在中国,夫妻双双走入社会,却并没有完成我们的现代化;夫妻双双下...

评分

郑也夫 《沙葬》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版。是他的一本自选集,有历年来的随笔,也有几本专著的摘抄。郑的方向主要在社会学,这个我以前没怎么接触过,但读下来跟我的兴趣还比较接近,因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还是人,我对人有兴趣。对其中的几篇摘抄如下: 一、《礼语.咒...  

评分

郑也夫 《沙葬》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版。是他的一本自选集,有历年来的随笔,也有几本专著的摘抄。郑的方向主要在社会学,这个我以前没怎么接触过,但读下来跟我的兴趣还比较接近,因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还是人,我对人有兴趣。对其中的几篇摘抄如下: 一、《礼语.咒...  

评分

最早对郑也夫留下的印象,是本科时想研究日益没落的《实话实说》,知道原来他是鼎盛时期的策划之一,后来不玩了,原因一是他觉得电视追求的新闻性话题性,和他作为研究者的社会学问题意识有分歧,二是觉得媒体空间太小,很多话不让说,我觉得后者占的比重更大。 后来真正对他肃...  

用户评价

评分

可和自我的生命历程作一对照

评分

三十年的旧文章集子,世纪之交时发在报刊上的关于城市交通、住房、节水等分析一语成谶。老头有才华,人还帅,做得了学院派,又兼有江湖气的脾性。期待退休后的新作。

评分

听说郑也夫是在罗辑思维上,他的作品多次被推荐,这本《沙葬》是他30年来文章的合集,从中很明显的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一名学者的思想和担当,有思想,可以从纷扰的世事中看清道路,有担当,对社会学投入毕生精力。纵览三十年,早期有时代烙印更能让人敬佩。

评分

也夫先生文如其性情,理想而有原则,理想型……

评分

也夫先生文如其性情,理想而有原则,理想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