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

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严绍璗
出品人:
页数:316
译者:
出版时间:2011-6
价格:4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71009
丛书系列: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
图书标签:
  • 比较文学
  • 严绍璗
  • 日本
  • 壮士断腕
  • 中国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比较文学
  • 文化研究
  • 变异体
  • 文学变异
  • 跨文化
  • 文学理论
  • 文化差异
  • 文本分析
  • 全球文学
  • 身份建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以三个层面的布局较为集中地阐发了著者在比较文学领域中通过东亚“文学关系”研究的学术实践与对相应的“比较诗学”的思考,逐步综合人文领域相关部类的学识而形成的“文学发生学”的学理观念与方法论系统.在阐述学术观念的同时,以对日本经典文本解析的实际“个案”与对同一主题的十余部著作的评述为范本,试图展示以“文本细读”为研究基础,以把握“多元文化语境”为观察文化的基本视角,力图在文明流动与传递的“不正确理解”的通道’中,最终揭示文明时代多类型文化的本质,由此而阐明以“文化变异体”为核心的“文化发生学”的基本学理。

作者简介

严绍璗,1964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五年制本科毕业,在北大任职自助教至教授。曾先后在日本国立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学部、日本文部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本文部科学省国文学研究馆等任职客座教授6年有余。现任教育部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北大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家宋庆龄基金会日本学研究奖励基金专家委员会主任、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香港特区政府注册)主席团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等。出版个人研究著作12种,共著与主编著作十余种,中日文论文百余篇。近年来曾获得2008年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文社科研究优秀著作一等奖、2009年教育部学术研究(人文社科)优秀著作一等奖、2010年日本颁发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山片蟠桃奖”(每三年世界评审一人)等。

目录信息

目录

自序: 我走上“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历程1

第一编 文学研究的“跨文化”观念
——关于“比较文学”一般观念的思考

创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中国学派的构想
树立科学的比较文学研究观念和方法
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
关于比较文学博士养成的浅见
贾植芳先生的比较文学观
乐黛云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之路
——她对20世纪最后30年中国“比较文学”学术的启示

第二编“比较文学”领域中的“变异体”研究
——关于“比较文学”的“发生学”研究的思考

关于文学“变异体”与发生学的思考
确立关于表述“东亚文学”历史的更加真实的观念
——我对“比较文学研究”课题的思考和追求
民族文学研究中的比较文学空间
——为纪念《中国比较文学》创刊20周年而作
“文学”与“比较文学”同在共存
——由巴斯奈特发表的论说引发的思考
确立“比较文学”研究的本体论观念
——就《中外文学交流史》15卷起笔事致钱林森教授书

第三编 关于“Sinology”的属性与范畴的思考
——提示“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际“Sinology”研究范畴的界定
我对国际Sinology的理解和思考
中国学术界对 Sinology 研究应有的反思

第四编 “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双边文化和多边文化研究的原典实证的观念与方法论

第五编 关于“比较文学”的“发生学”文本解析实践

日本“记纪神话”变异体的模式和形态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日本“浦岛文学”成型中“中间媒体”的意义
日本江户时代“町人文学”繁荣的“文化语境”研讨
——关于中国明清俗语文学东渐的几个问题
中国儒学在日本近代“变异”的考察
——追踪井上哲次郎、服部宇之吉、宇野哲人的“儒学观”:“源文化”在异质文化
中传递的“不正确理解”的个案解析

第六编 关于“比较文学”的“发生学”研究范例的评述

关于中国文学中日本形象的生成
——序张哲俊著《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
白居易文学进入日本古典的形态
——序隽雪艳著《文化的重写:日本古典中的白居易形象》
空海和尚学术概念的生成
——序王益鸣著《空海学术的范畴研究》
日本江户时期汉学家最后的学问
——序王青著《日本近世儒学家荻生徂徕研究》
内藤湖南学术的生成轨迹
——序钱婉约著《内藤湖南研究》
津田左右吉学术的文化语境特征
——序刘萍著《津田左右吉研究》
从文化语境中透视真实的厨川白村
——序李强著《厨川白村研究》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创作力的特征
——序王琢著《想象力论: 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方法》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文学的东方文化语境
——序周阅著《川端康成文学的文化学研究》
日本当代中国学的耆宿: 双边文化学者养成的条件
——序《户川芳郎古稀纪念文集》
欧洲人“赫恩文学”的实像与日本人“小泉文学”的虚影
——序牟学苑著 《拉夫卡迪奥·赫恩文学的发生学研究》

附 严绍相关本书主题的论著(1979—2010年)目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其中提到硕士生的培养问题,说到硕士的生源差。一是在本科教育中基本没有比较文学的基础理念,二是本科学术训练很差,在理论和文本层面学术积累很少。看到这里真是膝盖和心一起疼啊…………我只能使自己暂时做到这样了。就算入学,不吐血学习是根本不行的。要学术基础,基础没有。要语言基础,更是没有。诶…

评分

看过,还不错。对日本中国学的定位还是很有启发的。

评分

由于对“比较”一词定义不够明晰,比较文学这一学科也经常受到质疑。然而,比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否则诸多文学现象将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

评分

在中国的东亚比较文学研究圈里,严先生确实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评分

其中提到硕士生的培养问题,说到硕士的生源差。一是在本科教育中基本没有比较文学的基础理念,二是本科学术训练很差,在理论和文本层面学术积累很少。看到这里真是膝盖和心一起疼啊…………我只能使自己暂时做到这样了。就算入学,不吐血学习是根本不行的。要学术基础,基础没有。要语言基础,更是没有。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