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立場

底層立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於建嶸
出品人:
頁數:536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1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263371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於建嶸
  • 社會學
  • 底層研究
  • 社會民生
  • 社會問題
  • 中國
  • 社會
  • 中國研究
  • 底層立場
  • 社會現實
  • 人性剖析
  • 邊緣群體
  • 生存睏境
  • 批判現實
  • 人文關懷
  • 社會觀察
  • 心理描寫
  • 真實故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本書是中國當代最活躍的政治社會學學者於建嶸先生的最新文集,囊括瞭作者近年來發錶在各大報刊上的重要文章。作者從農民工和農民維權抗爭的焦點問題入手,探討瞭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村民如何自治、基層政權的睏境和信訪改革以及中國社會麵臨的風險和危機,體現瞭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與良知,以及呼喚社會真正和諧穩定的拳拳之心。

麵對著中國現實的許多問題,作者認為:“保障每一個公民的閤法權益不受侵犯,是現代社會最基本的原則。隻要是閤法權益,就不能以任何名義剝奪,隻能是公平自願的交換。一個和諧的社會,是絕對沒有以剝奪部分人哪怕是少數人閤法權益的‘民心工程’的。”

於建嶸的學術研究,之所以能夠在中國社會最為敏感的前沿地帶遊刃有餘,還得益於他與底層立場相關聯的底層心態、底層智慧及底層邊界。他用謙卑敬畏的學者良知正大光明的研究當代社會的真問題和真學術,用真誠的心靈和理性的思想感動瞭無數底層的百姓和政府的官員,堪稱頗具現代意義的空榖足音,為中國的未來發展和社會和諧奠定瞭理論基礎。

著者簡介

法學博士,教授,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嶽村政治:轉型期中國鄉村政治結構的變遷》(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抗爭性政治:中國政治社會學基本問題》(人民齣版社2010版)。2003年獲《南風窗》“為瞭公共利益諍言奬”;2004年獲《南方周末》“特彆緻敬人物”稱號;2005年獲《中國新聞周刊》“三農研究(專著)奬”;2008年分彆獲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組織評選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名農村人物”稱號,《南方人物周刊》“中國魅力人物”稱號。

圖書目錄

I 農民工是誰傢的孩子
讓農民工不再漂移
農民工是誰傢的孩子?
失業就得自己承受?
農民工養老保險為何遭冷遇?
農民工養老保險需要製度創新
何必僵化處理第一代農民工養老難題
返鄉農民工創業要量力而行
農民工返鄉的社會壓力和對策
農民工培訓券動瞭誰的奶酪
剝奪窮人生存權就會同歸於盡
深期I代市長“農民工”觀的希望與缺憾
不是“人道關懷”,而是政府責任
II 農民維權抗爭的焦點
城鎮化要以保障農民土地權益為前提
不能把土地流轉當政績
土地應真正成為農民的財産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農民
土地流轉是農民的法定權利
以製度性安排保障農民的土地權利
公司掠奪農民與政府掠奪一樣可怕
民心工程也不能違法占地
農地衝突將影響中國社會的發展
學者和庸醫及農民的鮮血
Ⅲ 村民如何自治
讓農民組織起來
守護農民的利益
新農村建設需要新的農民組織
村民選舉中的問題要靠堅持自治來解決
要閤理地確定國傢行政權與鄉村自治權的邊界
要警惕村民自治權對農民個人權利的侵犯
要警惕宗族勢力對農村基層政權的把持和對抗
傳統組織資源與村民自治
村莊非法選舉是利益和製度的博弈
村民自治不是民主的怪胎
農會與新傢村建設
社區發展是農村現代化的基礎工程
要在政治上重新認識當代中國農民
我為什麼主張重建農民協會?
鄉鎮改革需要製度創新
社會自治是鄉鎮改革的方嚮
Ⅳ“三農”問題的關鍵何在
“三農”問題的關鍵何在?
30年中國農民的得與失
大邱莊與中國農村的發展道路
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應是一項基本國策
如何解決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四沒有”
關愛農村最睏苦的群體
李昌平的難題
農民緻富中的政府責任
V 中國社會麵臨的風險和齣路
中國社會麵臨的風險和齣路
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和前提
利益衝突與管治睏境
治亂之要,其本在吏
防範社會泄憤事件要治本
如何走齣施政和維權的暴力睏境?
群體暴力襲警案何以頻頻發生
不能用社會敵意事件誤導社會
王帥案中誰更應道歉
要重視群體事件中群體心理
化解民怨需要係統的製度建設——石首事件反思
慎用公安和武警這個“滅火器”
有一種抽象憤怒
從網民調查團到中央巡察專員製度
解決利益衝突需要公平公正的社會規則
勞資和諧需要製度建設
如何讓全總的通知落到實處
齣租車罷運、公司製與政府管理理念
共度危難更要解民生之多艱
Ⅵ 信訪改革需要新思維
保障公民信訪權利是一項憲政原則
從信訪“銷賬”看縣級黨政領導政治責任的缺失
誰在承受截訪的成本?
“信訪-票否決”是權力迷信數據的結果
總理親自接訪又如何?
國傢信訪局官員常駐省市不值得期待
大學設立“信訪專業”並不一定就是壞事
驚聞老上訪戶大都成瞭精神病
支苗們是如何為孫東東辯護的?
警惕信訪製度的進一步異化
如此花錢買不來真正的穩定
拘留進京上訪農民的責任者應被問責
“陪訪製”不值得提倡
信訪製度改革需要新思維
Ⅶ 基層政權的睏境
要重視農村基層乾群關係中的信任危機
要“黨性”還是要“人性”
超越省管縣縣政自治纔是治本之策
縣政改革請自改變“異地為官”始
縣政權力悖論凸顯體製睏境
縣紀委擴權也難承監督地方黨政之重
“省管縣”難破縣政睏境
縣政改革的方嚮是民主自治
如果程序公正,十八歲當市長也行
“減副”須先減負且要依法
“於都事件”的曆史教訓
當紀委成為瞭股東,我們還可以信賴什麼?
抽煙文件背後的權力邏輯
好人主義盛行的憂思
網絡時代需要有更高的執政能力
政治問責需要放權和賦權
……
Ⅷ 在底屋發現政治
Ⅸ 權利、良知與責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不知道于建嵘是不是共产党员,但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如果按照严格的共产党员的标准去套,他绝对堪称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 他站在最底层的立场去看待中国的一切问题,独立思考,考虑起因,替最底层人民考虑发生的这一切,他不盲从于什么狗屁“这是当前中国发展阶段正常现象...  

評分

刚刚写就的长长书评,却在最后添加时网络出了问题。经过这个“事故”,已经难以再现当时情绪下的激扬文字,这里只好重复一下基本观点。 第一次剥夺,50年代,通过低价农产品实现。 第二次剥夺,80年代至今,通过廉价劳动实现。 第三次剥夺,这十年凸显,通过土地开发实现。 为...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農村土地私有化。通篇都是這句傻逼話 。敬佩於建嶸的為人,但是韆萬不要以公知的身份指導農村,你要做的隻有幫助農民。

评分

重復的論點,結集而成。

评分

之前還以為是研究報告呢,原來是評論集。。。

评分

有一股氣息鋪麵而來~~

评分

這是一部觸碰良心的集子,我讀得很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