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

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張法
出品人:
頁數:334
译者:
出版時間:2010-12-1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125480
叢書系列:當代中國人文大係
圖書標籤:
  • 美學
  • 中西美學比較
  • 文學理論
  • 中西美學
  • 張法
  • 藝術理論
  • 西方美學
  • 文化
  • 中西美學
  • 文化精神
  • 審美哲學
  • 藝術思想
  • 人文精神
  • 文化比較
  • 美學史
  • 價值觀念
  • 精神傳統
  • 思想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從文化精神的角度研究中西美學。作者從文化範式入手。在把握中西美學基本精神和對中西美學作宏觀整體比較的前提下,切入到中西美學中“和諧”、“悲劇”、“崇高”、“荒誕與逍遙”、“文與形式”、“典型與意境”等基本概念,以及“創作理論”、“靈感理論”、“靈感的主體構成”和“審美具體方式”等具體問題。並結閤瞭大量的中西藝術實踐,作瞭觀念的梳理與理論的分析概括,來尋找橫跨不同範式之間的共同規律。文化精神是一文化中一切時代、一切思想的總和。

著者簡介

張法,男,1954年生。中國人民大學美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1996-1997),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訪問學者(2002-2003),第四屆霍英東基金奬獲得者(1994)。主要著作有:《中國美學史》(2000)、《20世紀西方美學史》(2003)、 《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1994)、《中國藝術:曆程與精神》(2003)、《文藝與中國現代性》(2002)、《詢問佛境》(2000)等。

圖書目錄

韓文版序
引言 中西美學比較:緣起、內容、意義
一、比較潮流的興起
二、本在範式衝撞中的美學
三、中國美學走嚮現代形態的背景
四、中西美學比較:方法、內容、意義
第一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節 有與無
第二節 形式與整體功能
第三節 明晰與模糊
第二章 中西美學的整體比較
第一節 中西美學的存在形態
第二節 中西美學理論的結構方式
第三節 中西美學的曆史發展
第三章 和諧: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審美凝結
第一節 中西和諧的不同起源
第二節 中西和諧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中西和諧的美學錶現
第四節 中西美學和諧的不同走嚮
第四章 悲劇:中西文化內在睏境的審美凝結
第一節 悲劇意識的定義和中西形態
第二節 保存與毀滅:中西愛情悲劇意識
第三節 護禮與求真:中西悲劇意識的不同側重
第五章 崇高:中西文化超越意嚮的審美凝結
第一節 崇高的核心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展開
第二節 西方崇高的諸形態
第三節 中國崇高理論的諸形態
第六章 荒誕與逍遙:中西文化自由極境的審美凝結
第一節 抗爭、自由、荒誕
第二節 退隱、逍遙、夢幻感
第七章 文與形式及其深人:中西審美對象結構理論
第一節 文與形式
第二節 文與形式的展開
第三節 多層結構的審美對象
第四節 人體結構的審美對象
第八章 典型與意境:中西審美對象的最高境界
第一節 典型與意境及其文化精神
第二節 典型及其曆史演化
第三節 意境及其曆史演化
第九章 中西美學的創作理論
第一節 摹仿自然與心師造化
第二節 想象與內遊
第三節 直覺與興
第十章 中西美學的靈感理論
第一節 確然神賜與宛如神助
第二節 天纔與人品
第三節 無意識與參悟
第十一章 中西美感的主體構成
第一節 中西美感主體構成的初型
第二節 中西美感主體構成的曆史發展
第三節 中西美感主體構成的定型與轉嚮
第十二章 中西審美的具體方式
第一節 觀照方式:遊目與焦點
第二節 體悟與認識
第三節 去除情欲與激發情欲
第四節 心嚮往之與雙嚮超越
後記
附錄一 主要西方人物原名及生卒年錶
附錄二 主要西方概念中英對照錶
本版附錄一 一次關於中西美學比較的中韓對話
本版附錄二 比較文化學:緣起、內容、方法
本版附錄三 從中西印思想比較,看何以西方率先進入世界現代性進程
本版附錄四 比較美學:中國與世界
本版附錄五 中西美學原理著作的整體比較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明白曉暢,觀點尖銳,讀起來非常有意思。用作者自己的話,“像針灸一樣一針見血”。在與西方美學比較的參照係中,“模模糊糊”的中國美學獲得瞭一個形式化的結構輪廓。仿佛看到黑格爾站在作者背後,勾勒瞭中國美學的一個麵嚮。但不得不說,西方話語,特彆是黑格爾話語下的中國美學精神概說,犀利有餘,滋味不足。

评分

談中西有無之生成,已經足見功力。本來擔心這種大格局的書會空泛,光看目錄也未見新意(其實盲目追求新意纔有問題嗯),沒想到容易流於枚舉的地方都有文本細讀,真好。

评分

所謂比較,不過用西方話語來套,更甚的是馬剋思結構

评分

張法還是厲害。總領性概念與精簡的框架抓住中西美學的特徵。不過細讀,尚有論證的不足。

评分

張法,一個最善用圖示總領概念、搭建框架的人,一個引用不到十本書就敢比較中西悲劇、崇高的人,一個其論著雖然宏觀上精彩到位,但是微觀上總讓人忍不住吐槽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