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腐败、药物滥用,以及药品回扣和“处方费”,直至“板凳费”之类“创收”,都是几十年来最糟糕的。
在现有卫生体制下,在危害极大的污血事件中,最难治理的,其实不是民,而是官。
为什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十年来只开花,不结果?
无论是财政买单,还是医保保底,中国穷人应该有免费药。
体制机制改革,根本上就是为了千千万万民众,能在低水平的医疗服务上,公平合理地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舍此之外的堂皇言辞,大抵可认为是扯淡。
直面医改前途步步维艰的瞬间,直面理想回归照耀的瞬间,让我们心忧天下。
朱幼棣,学者、作家。曾为新华社著名记者、国务院研究室司长。现为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研究员。
生于浙江黄岩。曾作过矿山技术员。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历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编,工业采访室副主任,教科文、政治采访室主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92年被评为新华社高级记者。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首届地球奖、中国新闻荣誉奖获得者,国家软科学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朱幼棣在诸多方面有较深研究。出版过十多部著作,其作品多次获奖。这是继《后望书》后又一部力作。
用阴阳相隔的悲欢琐碎去拼凑出一个医改的悲剧,这样的手法已不再新鲜,甚至已经腻到了让人过目即忘的地步。家长里短,医患纷争,如何说如何写是记者的功底,关键是怎样把本是絮叨怨语掷地有声地扔到台前,在读者、在改革者的耳边轰然作响。在一部作品中收放整个江湖,考验的是...
评分用阴阳相隔的悲欢琐碎去拼凑出一个医改的悲剧,这样的手法已不再新鲜,甚至已经腻到了让人过目即忘的地步。家长里短,医患纷争,如何说如何写是记者的功底,关键是怎样把本是絮叨怨语掷地有声地扔到台前,在读者、在改革者的耳边轰然作响。在一部作品中收放整个江湖,考验的是...
评分----"有拼凑嫌疑 2011-01-11 11:26:55 徐 查看徐的所有评论 我是怀着很大的希望买的这本书,但是看到中间249页和271页出现 了同样的例子,但是数据还不一样,顿时心寒啊!" 这是卓越上的唯一一条评论. 顿时就不想买这本书了. 谁看过的能说说是这个情...
评分买了本,实在没法细看。总结如下: 第一、医改是顶层设计的活,不是卫生部能左右的,发达国家都纷纷挠头皮,我们也没有可借鉴适合我国的模式,只是在探索中前行;第二、擅于发现问题,很能吸引眼球,但仅仅是发现问题和自以为是的分析问题;第三、诋毁另外的医改专家,老拿别人...
评分用阴阳相隔的悲欢琐碎去拼凑出一个医改的悲剧,这样的手法已不再新鲜,甚至已经腻到了让人过目即忘的地步。家长里短,医患纷争,如何说如何写是记者的功底,关键是怎样把本是絮叨怨语掷地有声地扔到台前,在读者、在改革者的耳边轰然作响。在一部作品中收放整个江湖,考验的是...
读完跟几个朋友聊,官府的人说这人是学者,看问题太轴;高校的人说这人是官员,讲问题太浅;我觉得吧,立场很清楚,信息量很大,结构很乱,看热闹尚可
评分有病没病都还是别去医院的好!
评分太厚了,用刀切成两半,随身带包里读。
评分一如继往的犀利不失客观,可惜看的是阉割版的电子书。
评分P7其实,药费在医疗总费用中所占的比例不到一半,其余一半则是反复检查化验治疗等费用...在我国城市医院中,进口药和单独定价的“原研药”占药品总量的80%以上,大医院知名医院里基本药物已近绝迹,因而与普药降价无关;P62 高收费:重复检查、过度治疗、大处方。P89从事医疗的高端服务、专科服务的,走向行政严格监管下的市场;从事初级医疗卫生服务部分的回归公益,这才是公立医院改革必须遵循的主线;P214国家药品定价双轨制(对已过期的国外专利药给予追溯性行政保护);P308我国各地医保基金的增加,多数并非高效的商业投资的回报,其筹资的主要来源,除个人和单位外,政府财政拨款占了相当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