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医改 朱幼棣 医疗 中国 社会 社会学 中国研究 医事
发表于2025-02-22
大国医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医疗腐败、药物滥用,以及药品回扣和“处方费”,直至“板凳费”之类“创收”,都是几十年来最糟糕的。
在现有卫生体制下,在危害极大的污血事件中,最难治理的,其实不是民,而是官。
为什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十年来只开花,不结果?
无论是财政买单,还是医保保底,中国穷人应该有免费药。
体制机制改革,根本上就是为了千千万万民众,能在低水平的医疗服务上,公平合理地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舍此之外的堂皇言辞,大抵可认为是扯淡。
直面医改前途步步维艰的瞬间,直面理想回归照耀的瞬间,让我们心忧天下。
朱幼棣,学者、作家。曾为新华社著名记者、国务院研究室司长。现为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研究员。
生于浙江黄岩。曾作过矿山技术员。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历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编,工业采访室副主任,教科文、政治采访室主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92年被评为新华社高级记者。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首届地球奖、中国新闻荣誉奖获得者,国家软科学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朱幼棣在诸多方面有较深研究。出版过十多部著作,其作品多次获奖。这是继《后望书》后又一部力作。
捕捉到了一些核心问题,但行文、结构及立论太过纷乱孱弱,多是一些情绪而缺少硬核的分析、判断与方案讨论。白白起了一个恢弘的题目,反而是作者体制内的身份成了几乎主要的看点。有些干货,总体糟糕。
评分带着很高的期望值去却看了一多半放弃了。作为新华社的牛记者个人认为出如此题目的书,应当深度揭露医疗体制的弊病或者提出可行的改革措施。而本书作者对医疗体制的揭露基本上浅尝辄止,反而充斥着大量的评论性话语,这样的时评文章是在太多太烂,一般人写着等文章尚可但新华社高级记者写这种文章不免有趁着话题出书圈钱之嫌。
评分一声叹息啊!
评分2012-09-09读毕,鉴于作者的背景,所写资料很丰富,有助于整体认识医改的问题,并且也隐含指出了医改不只是本身改革的问题,整个国家的顶层设计是重要约束条件。缺点是不是实证思路,逻辑上偶尔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
评分雨枫
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人,我敢肯定地说,作者说的一些底层人的状态绝对没有夸大的成分。对医药行业的乱现象来说,也没有杜撰的成分,都是有理有据,做过深入调查后得出来的结论。 我认为每个人都值得一读,因为医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几乎人人都会和医药打交道,一生不吃药的...
评分本来不想写评论,因为读的时候太压抑和沉重,有一些感慨,还是发一些牢骚。首先这本书不是一本学术著作,也没有给出医改到底应该如何进行的方案,更多的是揭露医改过程中的一些现象,一些不太好的现象。看到评论里各种观点,有说缺乏逻辑,太啰嗦了,还有的评论过于黑暗,我想...
评分给自己杂志写的报道,被删掉一些,发未删节完整本于此,有个存念。 朱幼棣 大国医改守望者 1、 “那时候,我比今年春晚红起来的旭日阳刚不知道苦多少倍,只不过我能写不会唱”,朱幼棣坐在窗明几净的咖啡厅里蓦地发出这样的慨叹。他刚从中南海退休不久,此前的职务是国...
评分----"有拼凑嫌疑 2011-01-11 11:26:55 徐 查看徐的所有评论 我是怀着很大的希望买的这本书,但是看到中间249页和271页出现 了同样的例子,但是数据还不一样,顿时心寒啊!" 这是卓越上的唯一一条评论. 顿时就不想买这本书了. 谁看过的能说说是这个情...
评分这是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学者,尊敬的原因是他的《后望书》有着对国家与民族文化及生存的长远性思考,可称泣血之作。 记得在去年,我再百度“朱幼棣”时,发现他已于数年前去世。因此我抱着极不情愿的心情打了有史以来最差的分数。 今天看这本书是源于两天前卫计委...
大国医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