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電影 李洋 電影理論 文化 大旗虎皮 文化史 電影書 文藝理論
发表于2025-02-02
迷影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如果你熱愛電影,你會在這本書中找到偉大的知音,他們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梅裏愛、讓•雷諾阿、路易•德呂剋、安東尼奧尼、安德烈•巴贊、喬治•薩杜爾、亨利•朗格盧瓦、特呂弗……他們曾改寫瞭電影史,並非因為他們在特定時代擔負瞭某個身份,更因為他們對電影有著共同的熱愛和癡迷,這獨特的熱愛和癡迷就是“迷影”(cinéphilie)。
蘇珊•桑塔格說:“電影是一場聖戰,電影是一種世界觀。喜愛詩歌、歌劇和舞蹈的人心中不僅有詩歌、歌劇和舞蹈,但影迷會認為電影是他們的唯一。電影包容一切——他們的確做到這一點,電影既是藝術,也是生活。”迷影是一種精神,一種對電影的熱愛、信仰和忠誠,如果沒有對電影的愛,就沒有電影的曆史。
本書作者根據旅法多年積纍的大量第一手資料,講述瞭“迷影”如何改變瞭電影和電影文化的曆史,從1895年電影的誕生到傳奇雜誌《電影手冊》,從因癡迷電影而破産的喬治•梅裏愛到電影理論傢安德烈•巴贊與薩特的論戰,從1950年代的“作者論”到1968年的“朗格盧瓦事件”……作者從“迷影情結”衍生的理論話語和美學話語角度觸發,對“上鏡頭理論”、“攝影機筆論”、“作者論”等電影理論史上諸多重要話題的話語背景進行瞭清理,文筆生動又不失嚴謹,是電影愛好者、電影專業學生不可多得的必讀佳作。
李洋,法國戴高樂大學電影學博士,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影視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歐盟大學協會(Erasmus mundus)客座研究員,《看電影》雜誌、《南方都市報》專欄作傢。譯有《特寫:阿巴斯和他的電影》、《萊昂內往事》,2006年以“大旗虎皮”的網名創辦中文電影百科網站。
本書最大的毛病應該是對迷影這個概念對電影史的推動發展作用有過分誇大之嫌
評分偏資料梳理和人物介紹,並不深入,浮光掠影,條理也不明晰,多有重復和絮叨之處,不過依然很棒,以影迷的熱情目光,揭示一個新鮮的世界,對迷影入門者來說,堪稱夢寐以求之書。
評分仿佛在看公眾號
評分其實挺一般。1、彆人齣專欄集就是專欄集,這個偏要用迷影史重新包裝,又隻有法國的內容,很明顯帽子扣大瞭。2類似“因為XX愛電影成癡”“因為XX的迷影精神”的字句齣現太多瞭吧!內容本身已經足夠錶達的話沒必要這樣點題成癡吧。3、許多小章節內容重復錶述,時間邏輯混亂,很奇怪。4、文筆啊文筆真緻命……
評分這本書嚴格來說應該叫做《法國迷影文化史》。書名雖然起得稍為大瞭一點,卻無損該書是一部為迷影文化正名的佳作。迷影精神,就是影迷的信仰。
题目起大了。『法国迷影文化史』还差不多。 切入点很特别,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在想会不会有点牵强,看完了觉得这些不同领域的人物确实都是因为迷影而联系起来的。 达内的那一章和我的知识面相距甚远,看着费劲。 要不是因为法国人对于理论,思辨,定义的热爱,我也很难想到其他...
評分在第79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年事已高的马丁斯科塞斯终凭借《无间行者》拿到了迟来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功德圆满。五年后的2011年,这位学院派电影大师放弃了擅长的意大利黑帮片题材,选择从儿童的视角给电影写一封情书,《雨果》的故事感动了无数影迷。年过古稀的斯科斯赛借此片...
評分虎皮一直是我最喜爱的华语影评人—虽然他自己曾公开否认“影评人”这个头衔。他的文章中具有视野开拓、沉着精准的理性分析,又有一种毫不掩饰的澎湃而深邃的激情,这样的奇妙结合是少见的。阅读他的文章时,我常常透过文字去体会和揣测作者的创作动机,一如读《迷影文化史》的...
評分在第79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年事已高的马丁斯科塞斯终凭借《无间行者》拿到了迟来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功德圆满。五年后的2011年,这位学院派电影大师放弃了擅长的意大利黑帮片题材,选择从儿童的视角给电影写一封情书,《雨果》的故事感动了无数影迷。年过古稀的斯科斯赛借此片...
評分近日终于把大旗虎皮老师的力作——《迷影文化史》通读完了,受益匪浅。本书的写作质量很高,光是序言部分就已经很惹人眼球了,戴锦华与舒琪(非舒淇,本名叶健行,现为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为之作序,大旗老师忒有面子了。 所谓迷影,可以说是一种对电影...
迷影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