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诗的境界

英诗的境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王佐良
出品人:
页数:247
译者:
出版时间:2012-9
价格:2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39910
丛书系列:中学图书馆文库
图书标签:
  • 诗歌
  • 王佐良
  • 英国文学
  • 英国
  • 文学
  • 外国文学
  • *三联·中学图书馆文库*
  • 英诗
  • 境界
  • 诗歌赏析
  • 文学经典
  • 英语学习
  • 诗歌意境
  • 情感表达
  • 语言艺术
  • 文化修养
  • 审美体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书中收录三十一篇翻译家王佐良谈论英国诗人、作品的散文,以放松、亲切的语言呈现出这些作品所展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这些文章最早在80年代的《读书》杂志上连载,后结集归入三联的“读书文丛”。

作者围绕英语诗歌的境界,谈论范围很广,包括中古民谣、弥尔顿、蒲柏、布莱克、华兹华斯、司各特、拜伦、雪莱、济慈、哈代、叶芝、艾略特、奥登等。作者希望能以写意和点睛的笔法来传达诗意,有话即长,无话即短,尽量避免学院或文学家圈子里的名词、术语;他也不怕暴露自己的偏爱、激情,把读者当作一个知心朋友,希望读者能有耐心倾听他常年浸泡在英语诗歌世界中所获得的心得,并因此进一步阅读原著——果若如此,无论对学习语言,还是提高文学修养,都会很有帮助。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中古民谣
斯宾塞(一五五二——一五九九)
弥尔顿(一六○八——一六七四)
蒲柏(一六八八——一七四四)
安德鲁·马伏尔(一六二一六七八)
托马斯·格雷(一七一六——一七七一)
布莱克(一七五七——一八三二)
华兹华斯(一七七○——一八五○)
司各特(一七七一——一八三二)
拜伦(一七八八——一八二四)
雪莱(一七九二——一八二二)
济慈(一七九五——一八二一)
哈代(一八四○——一九二八)
霍思曼(一八五九——一九三六)
叶芝(一八六五——一九三九)
缪亚(一八八七——一九五九)
艾略特(一八八八——一九六五)
麦克迪尔米德(一八九二——一九七八)
欧文(一八九三——一九一八)
燕卜荪(一九○六——一九八四)
奥登(一九○七——一九七三)
司班德(一九○九——一九九五)
R.S.托马斯(一九一三——二○○○)
拉金(一九二二——一九八五)
琼生(一五七三——一六三七)
兰陀(一七七五——一八六四)
莫里斯(一八三四——一八九六)
格瑞夫斯(一八九五——一九八五)
麦克尼斯(一九○七——一九六四)
绍莱·麦克林(一九——一九九六)
显默斯·希尼(一九三九——)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转自本人微博[@子冯的书架]-一周一阅14期 多年前读到了佐良先生这本书,当时是在书店,读了几页之后感觉很优美,于是买了下来。书店是不打折的,不像现今在网络上购书,一口气买十多本,才一两百元。 我们大概接触中国的诗歌比较多,从《诗经》到汉乐府,再到唐宋诗,再到明清...  

评分

本来不算评论,也顾不得了。呜呜,把图书馆的书弄丢了。这么早的书,现在好像买不到。如果有朋友愿意转让,价格啊什么的都木有问题。谢谢大家了。 评论太短。好吧,我在图书馆根本没怎么看,就翻了两页,觉得很不错,适合我这种非专业人士。然后我就借了抱着回宿舍了,结果到宿...

评分

这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三联书店重新印刷出版,让它成为了“中学图书馆文库”的一部分。这是件挺好的事。所谓真正的阅读,应该是从脱离了纯粹天真的儿童读物,例如杨红樱的书,走进一个靠近或是纯属于文学的世界之中,除了为故事的波澜起伏而悲喜,还有品味其中珠玑的字句和作者...  

评分

《英诗的境界》是本不太厚的小书,王佐良先生著。王佐良、卞之琳、冯志、穆旦和袁可嘉等,同属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南联大师生群,接受过现代诗歌洗礼。      小书非常reader-friendly,适合阅读,携带。书从装帧到内容,总无端让人想起精致的英式下午茶:悠闲,...  

评分

我出生后一年的十二月里,王佐良出版了他的《英诗的境界》,又二十一年后的十二月里,我从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上取下这本小册子,摘录那些诗贤们成功的特点。愿这本书的价值穿越这二十年岁月,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成为条件的一部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老书重印了,都是小短文,只能说非常之入门,对英诗有些接触的同学会觉得很不过瘾。如果不是一些客观原因的话,我觉得王佐良、李赋宁这样的老学者应该会留给后学更多财富吧。。。。现在来看,他们留下的东西确实少了点。。。

评分

平实的小册子,虽然是附庸风雅,也读得很开心。

评分

力荐

评分

看来英诗确实跟我不对盘

评分

大师公号,友好入门。个人关注点有三,一是通过译文、原文与分析间对照看诗艺传达;二是结合文化背景与概疏的脉络把握英诗流变——亦是大块文化流变(布莱克、哈代、奥登、莫里斯等);三是从文本语言意象和表达传统里看英诗独特性,难做但非不可感,是诗歌本身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