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文学概念》及其他”(蒋子华译)所含10篇文学评论早先收入《散文体诗学》和《话语类别》两书,分别发表于刊物《诗学》1971年和1978年合订本。第二部分“米哈伊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张萍译)根据《米哈伊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及巴赫金小组文论》一书译出,原书附录“巴赫金小组文论”略。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管是分析作品还是评述巴赫金,思路都非常清晰,虽然没读过亨利詹姆斯和诺瓦利斯(当然这样不好),但能大概地理解他对怪诞与真实、诗与小说相互作用的界定。对话、自我与他人、作者与主人公这几对概念对托多罗夫影响的确非常大。巴赫金部分更是了不起的论文范本,把巴赫金不同年代出版的不同类型著作都纳入对话理论框架下,又重新为这些观点分类,结尾又感人爆棚。关于理论家的理论也应当出自对理论家的回报之情啊。
评分各种晕
评分各种晕
评分读了后半部关于巴赫金的内容。巴赫金对我重新理解人很有启发。永远不要把他人客体化。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时候恰好看到西马教材里对哈贝马斯思想的介绍,当时觉得对话理论几乎是对交往理论最有效的应用。老师昨天讲哈贝马斯对胡塞尔的再发现,交往理性已经蕴含在生活世界理论中的主体间性中了。似乎巴赫金也是与胡塞尔有联系的?大家都太厉害了。
评分不管是分析作品还是评述巴赫金,思路都非常清晰,虽然没读过亨利詹姆斯和诺瓦利斯(当然这样不好),但能大概地理解他对怪诞与真实、诗与小说相互作用的界定。对话、自我与他人、作者与主人公这几对概念对托多罗夫影响的确非常大。巴赫金部分更是了不起的论文范本,把巴赫金不同年代出版的不同类型著作都纳入对话理论框架下,又重新为这些观点分类,结尾又感人爆棚。关于理论家的理论也应当出自对理论家的回报之情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