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尼亚》是二○○八年诺贝尔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代表作之一。一位法国地理学家在墨西哥勘探地貌时,意外发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王国“坎波斯”——也就是“乌拉尼亚”。这里的人都是从世界各地来的流浪者,人人平等,没有贫富和阶级,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孩子们的天性没有被压抑,他们不用上学,他们需要学习的是自由和真理。这个理想国在人类社会的围攻下被迫迁移。去寻找它的出路。作者通过对这个理想国的描述来讽刺现代社会的弊病,读来耐人寻味。
勒克莱齐奥,1940年出生于法国尼斯,1963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并获得勒诺多文学奖。此后他相继出版了四十余部作品,包括小说、随笔、翻译等。1980年,勒克莱齐奥获得保尔·莫朗文学奖,1994年,在法国《读书》杂志的一次读者调查中,他被评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之一。200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个彩虹民族,没有根基,没有未来,只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只有当下,只有梦想。他们的生活,因梦想而真实。 无所谓知识,无所谓时间,“我们不知何日,也不知何时。”忘却时间是一种美丽。 仰望星空,一样重视大地,离开坎波斯前,每个人都带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小片星空。...
评分能理解要说什么,但是文字的铺垫总感觉有点晦涩或者生硬,也许是翻译的问题,也可能是自己文字水平还不行.只感觉读完也就读完了,会有些无奈和失落,却不会被深深触动.
评分这是个彩虹民族,没有根基,没有未来,只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只有当下,只有梦想。他们的生活,因梦想而真实。 无所谓知识,无所谓时间,“我们不知何日,也不知何时。”忘却时间是一种美丽。 仰望星空,一样重视大地,离开坎波斯前,每个人都带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小片星空。...
评分乌拉尼亚是克莱齐奥“天上的国度”,乌拉尼亚是现世的乌托邦,是文化与文化碰撞并迸发出火光的地方。 然而,克莱齐奥赋予美好意愿去创建的,不是一个乌托邦,而是一连串的乌托邦。他将具有代表性的两者命名为坎波斯和朗波里奥。坎波斯的居民们不去学校,却每天都在学习,他们...
评分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是反映当下风潮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结合,书中构建了一个类似陶渊明式的理想国的地方。
语言什么的真就算了 说是有点马尔克斯的意思但是差远了 那种广阔感蔓延感完全没有 干巴巴的说完几件事就没了 法国版桃花源记…
评分墨西哥田野作业反思
评分第一本勒克莱齐奥,阅读速度或许被郑重所抑制。历史背景如同幽灵,偶见魔幻神秘,现实牢笼铺天盖地(胡安·亚居斯),灰色乌托邦,模糊的围剿,乌拉尼亚在信念与追寻中,不在地上而在天空,在人的头顶,在星空。一切信众都是流浪的星星。叙事主人公似乎“知道得太多”。所谓“新寓言”?
评分读的第一本勒克莱齐奥的书,风格很独特,文字很优美。 情节有些忘了
评分154、乌拉尼亚,[法]勒克莱齐奥。“乌拉尼亚”来自于希腊神话,司管天文的女神,在小说中被引喻为“天上的国度”。看完之后,我想,作者虚构的乌托邦也许真的存在于世界的某个角落,人际关系简单、彼此尊重,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无论在哪个角落,最终都必然幻灭。喜欢它超越现实的诗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