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眼亮

高处眼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怀民

享誉国际的台湾编舞家林怀民,1947年出生于台湾嘉义。十四岁开始发表小说,二十二岁出版《蝉》,是六七十年代台北文坛瞩目的作家。大学就读政治大学新闻系;留美期间,一面攻读学位,一面研习现代舞。1972年,自美国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小说创作班毕业,获艺术硕士学位。

1973年,林怀民创办云门舞集,带动了台湾现代表演艺术的发展。云门在台湾演遍城乡,屡屡造成轰动,并经常出国进行职业演出,获得佳评无数:

林怀民辉煌成功地融东西舞蹈技巧与剧场观念于一炉。(《纽约时报》)

林怀民的中国题材舞作,与欧美现代舞最佳作品相互争辉。(德国《法兰克福报》)

林怀民是亚洲的巨人……二十世纪伟大编舞家之一。(香港《英文南华早报》)

亚洲最重要的编舞家。(《柏林晨报》)

1999年,《欧洲舞蹈》杂志将他选为“二十世纪编舞名家”。2000年,《国际芭蕾》杂志将他列为“年度人物”,并被“法国里昂国际舞蹈节”选为“最佳编导”。2009年,获欧洲舞动国际舞蹈大奖颁赠“终身成就奖”,肯定林怀民对世界舞坛的贡献与成就。

林怀民的其他奖项,包括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麦格塞塞奖、纽约文化局的终身成就奖、国际表演艺术协会卓越艺术家奖、美国洛克菲勒三世奖。2005年,《时代》杂志选他为“亚洲英雄”。

林怀民的舞作有《听河》《花语》《风•影》《行草三部曲》《水月》《流浪者之歌》《九歌》《薪传》等八十余部。结集出版的文字创作包括《蝉》《说舞》《擦肩而过》《跟云门去流浪》等,以及译作《摩诃婆罗达》的剧本。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怀民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216
译者:
出版时间:2011-4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50417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林怀民 
  • 艺术 
  • 舞蹈 
  • 台湾 
  • 云门舞集 
  • 随笔 
  • 传记 
  • 散文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林怀民近四十年舞蹈岁月的告白,道尽他在不同时期的执迷、探索与启蒙。光环之下的他,和你我一样,也经历了彷徨、痛苦、挣扎。但他在“失足与起步”、“退出与复返”之间,不断跃进向前。他不时努力提醒自己要把头伸出水面,然后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对着苍穹憧憬梦想。

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镇的十五天。早九晚九地工作,录制专辑。夜里便细读带去的《高处眼亮》的文稿。飞回台湾十七小时的三万尺高空中,又读了一遍。高兴有三:

为自己能在这本书内看到“同胞”、“兄弟”、“凡夫”、“走卒”——伟大人民的浮影、图像而高兴。我将在以后的许多歌中唱出他们。

为年轻朋友们可在十月新书丛中和它握抱而高兴。它将是你永远诚挚的益友,提醒着立下志向的你,一丝不茍、全力以赴地干!关怀它,更能明白林怀民是如此的“怀民”。

为己履志而跳,或计划未来将“跳”的朋友们高兴,因它是一本助跑助跳的书!

——胡德夫(台湾著名民谣歌手)

文釆风流的林怀民,多年来作品却如凤毛麟角。读他《高处眼亮》里精选的文章,好像和他一起走回共同成长的艺文年代。

他在《失足与起步》详述自己如何因缘际会走上创办云门舞集的不归路;《从排队上车做起》,我们知道为什么云门一开始就做到准时开演、让迟到的观众必须再等待才能入场的苦心和理念坚持。而《馆前路四十号——怀念俞大纲先生》一文,让我们见识了一个精釆的时代氛围以及人才群聚和跨界合作的重要。我们更可以从他闯荡江湖四十年的所见、所闻、所思,读到他的彷徨、痛苦和成长。

虽然这本书还不是大家迫切等待的“林怀民自传”,但这些文字已足够让我们了解,一个台湾英雄为提升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

——王荣文(台湾远流出版公司董事长)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听说林先生的云门舞集久矣,大约是7、8年前,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舞集的册子,虽不懂舞,却被舞者的身段吸引——飘逸、优雅,却又干脆利落,和在电视上看到的种种所谓的伴舞截然不同,也迥异于印象中的种种现代舞。至此,云门舞集在心中留下种子。后来断断续续听到云门的消息,...  

评分

一直觉得舞蹈与绘画有相通之处,大概是因为这两种表达方式都能最彻底的触及灵魂深处,用肢体的语言,手指的语言坦率的表达出对美的执迷。没有办法欺骗,这是通往没有被污染的心灵航道之旅,翻开面前这本旅途的导航书,是林怀民的《高处眼亮》。 这是一册旧作新编的文集,汇集了...  

评分

九月云门要来这里演《水月》,之前看了他们的《红楼梦》和《九歌》,并不怎么看得懂。也许像有人说的,看的不是故事,而是情绪。 其实比较想在舞台上看的是《流浪者之歌》,看黑塞小说时看的是《悉达多》这个译名的,觉得有种安静的力量,想象中的那种表情既非欢喜,亦非忧愁...  

评分

他说,文字伤舞。于是放弃了蔚然成风的文字,转身领着一堆半大不小的舞者,全球蹦跳去了。而他的随笔我如此喜欢,洗练简介,情绪饱满,可惜成为他舞蹈作品的道具,有如“竹梦”中几根翠杆,“行草”中背景的一幅毛笔字。他说舞,是一种舞者与观众的能量交换。皮娜鲍什说过类似...  

评分

要看过“云门舞集”的演出,再来看这本书,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很早很早就听说过林怀民和“云门”,那是在三毛的书里的不经意一瞥,并未追究林怀民其人为谁,“云门”几何。但是这个名字从此记住了,隐隐还在想此人与“林觉民”名字相近。 再听说云门是其排练室失火的新闻,...  

用户评价

评分

拿起来放不下一直看到凌晨三四点,第一遍还没看完就想再看一遍,每段都想抄成笔记。对现代舞知之甚少,一见倾心纯是因为文字。好吧,相见不晚。

评分

其实文字并不见得好。贵在真诚。

评分

看到要哭

评分

其实文字并不见得好。贵在真诚。

评分

对那些大师的描绘显示出学院派的作风。写到自己时又那么动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