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全二捲)

尼采(全二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德] 馬丁·海德格爾
出品人:
頁數:1235
译者:孫周興
出版時間:2010-10
價格:8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70348
叢書系列: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
圖書標籤:
  • 尼采
  • 哲學
  • 海德格爾
  • 西方哲學
  • 德國哲學
  • 存在主義
  • 哲學
  • 德國
  • 尼采
  • 哲學
  • 思想
  • 德國
  • 經典
  • 存在主義
  • 超人理論
  • 權力意誌
  • 悲劇哲學
  • 西方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尼采》——我們用這位思想傢的名字作標題,以之代錶其思想的實事。

實事,即爭執,本身乃是一種爭辯。讓我們的思想去探討這個實事,讓我們的思想去期備這個實事——這個目標構成瞭眼下這本書的內容。

本書原為作者1936年至1940年間在弗萊堡大學做的講座,又附加瞭若乾篇論文。這些論文作於1940年至1946年之間。它們是對一條道路的擴建,而當時尚在行進中的各個講座就在這條道路上為爭辯開路。

講座文本現在是按照內容編排起來的,而不是按課時順序。但講課特徵仍舊保留下來瞭,包括無可避免的冗長的陳述和復述。

作者有意地經常從尼采著作中采取同一文本予以多次探討,當然往往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此類文本也許已經為一些讀者所熟悉,甚至是被清楚地認識瞭的,之所以也保留下來,是因為在每一個已被認識的文本中都還隱藏著值得思想的東西。

文中所作的重復言述乃是為瞭一再重新去深思若乾規定著整體的思想。至於這些思想是否、在何種意義上、以何種廣度保持為值得思想的,這是要通過爭辯來澄清和裁定的。對於講座文本,作者刪去瞭一些常見的語氣虛詞,化解瞭一些復雜的句子,模糊不清處作瞭說明,錯訛處作瞭更正。

但成文付梓後,也就失落瞭口頭演講的一些長處。

總體上看,本書意在審視作者從1930年以來直至“關於人道主義的書信”(發錶於1947年)所走過的思想道路。因為我在此期間付印的兩個短篇演講稿“柏拉圖的真理學說”(發錶於1942年)和“論真理的本質”(發錶於1943年),早在1930年至1931年間就已經完成瞭。拙著《荷爾德林詩的闡釋》(初版於1951年)收有1936年至1943年之間寫的一篇論文和幾篇演講稿,它們隻能間接地讓人對這條道路有所認識。

如果有讀者親自動身踏上瞭本書所走過的道路,那他也許就會看到,與“尼采”這個實事的爭辯從何而來,去往何處。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上 捲)
前言
第一章 作為藝術的強力意誌
第1節 作為形而上學思想傢的尼采
第2節 《強力意誌》一書
第3節 “主結構”的提綱和起草
第4節 強力意誌、永恒輪迴與重估的統一
第5節 “主要著作”的結構。尼采的思想方式:顛倒
第6節 傳統形而上學中作為意誌的存在者之存在
第7節 作為強力意誌的意誌
第8節 作為情緒、激情和感情的意誌
第9節 對尼采意誌學說的唯心主義解釋
第10節 意誌與強力。強力的本質
第11節 哲學的基礎問題和主導問題
第12節 關於藝術的五個命題
第13節 美學史上的六個基本事實
第14節 作為審美狀態的陶醉
第15節 康德關於美的學說。叔本華和尼采對此學說的誤解
第16節 作為形式創造力量的陶醉
第17節 偉大的風格
第18節 關於藝術的五個命題的論證
第19節 真理與藝術之間的激烈分裂
第20節 柏拉圖主義中的真理與實證主義中的真理。
尼采根據對虛無主義的基本經驗倒轉柏拉圖主義的努力
第21節 柏拉圖對藝術與真理之關係的沉思的範圍和語境
第22節 柏拉圖《國傢篇》:藝術(摹仿)與真理(理念)的距離
第23節 柏拉圖《斐多篇》:處於一種令人喜悅的分裂中的美與真理
第24節 尼采對柏拉圖主義的倒轉
第25節 對感性的新解釋以及藝術與真理之間的激烈分裂
第二章 相同者的永恒輪迴
第1節 作為尼采形而上學基本思想的永恒輪迴學說
第2節 輪迴學說的形成
第3節 尼采對輪迴學說的第一次傳達
第4節 “悲劇的起源”
第5節 對輪迴學說的第二次傳達
第6節 “論視象與謎團”
第7節 查拉圖斯特拉的動物
第8節 “痊愈者”
第9節 對輪迴學說的第三次傳達
第10節 在一些含而不露的筆記中的輪迴思想
第11節 1881年8月的四則筆記
第12節 對這個思想的概括性描述:作為生命、力的存在者整體;作為混沌的世界
第13節 對存在者的“人化”的嫌疑
第14節 尼采對輪迴學說的證明
第15節 證明過程中的所謂自然科學方法。哲學與科學
第16節 輪迴學說之“證明”的特徵
第17節 作為一種信仰的輪迴思想
第18節 輪迴思想與自由
第19節 對《快樂的科學》時期(1881--1882年)幾則筆記的迴顧
第20節 《查拉圖斯特拉》時期(1883--1884年)的幾則筆記
第21節 《強力意誌》時期(1884--1888年)的幾則筆記
第22節 輪迴學說的形態
第23節 輪迴思想的領域:作為虛無主義之剋服的輪迴學說
第24節 瞬間與永恒輪迴
第25節 一種形而上學基本立場的本質。它在西方哲學史上的可能性
第26節 尼采的形而上學基本立場
第三章 作為認識的強力意誌
第1節 尼采作為形而上學之完成的思想傢
第2節 尼采的所謂“主要著作”
第3節 作為一種新的價值設定原則的強力意誌
第4節 尼采關於真理之本質的基本思想中的認識
第5節 作為“評價”的真理(正確性)之本質
第6節 尼采的所謂生物主義
第7節 作為“邏輯學”的西方形而上學
第8節 真理與真實之物
第9節 “真實世界與虛假世界”的對立。嚮價值關係的迴溯
第10節 作為“生成”的世界和生命
第11節 認識作為按照實踐需要對一種混沌的圖式化
第12節 “混沌”概念
第13節 實際需要作為圖式需要。境域構成與視角
第14節 理解與計算
第15節 理性的創作本質
第16節 尼采對認識的“生物學”解說
第17節 作為存在定律的矛盾律(亞裏士多德)
第18節 作為命令的矛盾律(尼采)
第19節 真理以及“真實世界與虛假世界”的區分
第20節 在形而上學上被把握的真理的極端轉變
第21節 作為公正的真理
第22節 強力意誌的本質。生成嚮在場狀態的持存化
(下捲)
第四章 相同者的永恒輪迴與強力意誌
第五章 歐洲虛無主義
第1節 尼采思想中的五個主標題
第2節 作為“最高價值之貶黜”的虛無主義
第3節 虛無主義、虛無和無
第4節 尼采的宇宙學和心理學概念
第5節 虛無主義的起源,它的三種形式
第6節 作為範疇的最高價值
第7節 虛無主義與歐洲曆史上的人
第8節 新的價值設定
第9節 作為曆史的虛無主義
第10節 價值設定與強力意誌
第11節 尼采的曆史解說中的主體性
第12節 尼采對形而上學的“道德”解釋
第13節 形而上學與擬人論
第14節 普羅太哥拉定律
第15節 主體在近代的支配地位
第16節 笛卡爾的cogito[我思]作為cogitomecogitare[我思我思]
第17節 笛卡爾的cogito sum[我思我在]
第18節 笛卡爾和普羅太哥拉的形而上學基本立場
第19節 尼采對笛卡爾的態度
第20節 笛卡爾與尼采的基本立場的內在聯係
第21節 人的本質規定與真理的本質
第22節 形而上學的終結
第23節 與存在者的關係和與存在的關聯,存在學差異
第24節 作為先天性的存在
第25節 作為ἰδέα[相]、作為ἀγαθόν[善]、作為條件的存在
第26節 關於作為ἰδέα[相]的存在的解釋與價值思想
第27節 關於作為強力意誌的存在的籌劃
第28節 存在與存在者的區分和人的本性
第29節 作為空虛和豐富性的存在
第六章 尼采的形而上學
第1節 導論
第2節 強力意誌
第3節 虛無主義
第4節 相同者的永恒輪迴
第5節 超人
第6節 公正
第七章 對虛無主義的存在曆史規定
第八章 作為存在曆史的形而上學
第1節 形而上學之本質開端中的什麼—存在與如此—存在:ἰδέα[相]和ἐνέργετα[實現]
第2節 [實現]嚮actualitas[現實性]的轉變
第3節 真理嚮確信的轉變
第4節 ὑποκείμευου [基體]嚮subiectum[一般主體]的轉變
第5節 萊布尼茨:現實性與錶象的一體性
第6節 一般主體性與主體性
第7節 萊布尼茨,“二十四個命題”
第九章 關於作為形而上學的存在曆史的草案
第1節 從存在曆史而來
第2節 論近代形而上學的本質規定
第3節 對象性——超越——統一性——存在(《純粹理性批判》第16節)
第4節 存在——對象性(意誌)
第5節 作為對象性的存在——存在與思想——統一性與Ἕν[一]
第6節 對象性與“反思”、反思與否定性
第7節 反思與再現
第8節 反思、對象與主體性
第9節 先驗
第10節 repraesentatio[錶象]與reflexio[反思]
第11節 存在——現實性——意誌
第12節 存在與意識(在存在曆史意義上來經驗)
第13節 作為意誌的現實性(康德的存在概念)
第14節 存在
第15節 形而上學之完成
第16節 存在
第17節 實存
第18節 存在以及對實存概念的狹窄化
第19節 謝林與基爾凱郭爾
第20節 謝林
第21節 實存與實存性質
第十章 迴憶到形而上學中去
編者後記
全書概覽
人名對照錶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尼采的思想不仅是现代主义的奠基石,还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思想来源,因为上帝死了,因此人就成了没有信仰的人了,这样就没有了自信的基石。因此与这种思想相比,尼采的思想就成为了尼采本人的代言人,所以具有这种才能的人就成了尼采。尼采不仅可以遇到一些支持者,还会有些...  

評分

海德格尔的尼采虽然被认为是被海德格尔解释的尼采,并非尼采的真相,但我相信在海德格尔那里尼采的深刻性展示出来。如果缺少海德格尔对尼采基于整个哲学史的解说,尼采可能还在一片黑暗中。 在海德格尔那里,尼采用颠倒的方式完成了形而上学的历史,与柏拉图构成整个形而上学的...

評分

海德格尔的尼采虽然被认为是被海德格尔解释的尼采,并非尼采的真相,但我相信在海德格尔那里尼采的深刻性展示出来。如果缺少海德格尔对尼采基于整个哲学史的解说,尼采可能还在一片黑暗中。 在海德格尔那里,尼采用颠倒的方式完成了形而上学的历史,与柏拉图构成整个形而上学的...

評分

海德格尔的尼采虽然被认为是被海德格尔解释的尼采,并非尼采的真相,但我相信在海德格尔那里尼采的深刻性展示出来。如果缺少海德格尔对尼采基于整个哲学史的解说,尼采可能还在一片黑暗中。 在海德格尔那里,尼采用颠倒的方式完成了形而上学的历史,与柏拉图构成整个形而上学的...

評分

有你的地方就是人间的天堂,不管前路有多苍茫,只盼风和雪,比地老天荒漫长,可以留住你在我身旁。就算人生无常,不会有地老天荒也要对你说莫忘莫忘。风不停地吹,雨不断地下,结局可会不一样。匆匆爱你一场,不怕换来一身创伤,怕只怕人间不允许如愿以偿。匆匆爱你一场,用我...  

用戶評價

评分

為什麼海氏不談尼采與基督教的聯係呢?也沒有談主奴道德,早期作品,瓦格納,甚至叔本華的重要影響也很少涉及?海氏從自己的存在學角度齣發,即使根本上正確,也會錯失許多重點,特彆是歐洲曆史悲劇性的那一度變成瞭解釋,而不是描述。激情詩意蕩然無存,虛無主義也僅僅隻從存在論上探討。尼采提倡的積極的虛無主義更是無從談起。

评分

閱讀的某個晚上,覺得詞語開始鼓脹,發光,掃過瞭一片黑暗。我們冠之以“非理性”,“存在”的以便言說之物,因言說而遭受遮蔽之物,開始鬆脫。

评分

到位

评分

夾瞭太多私貨。

评分

前四章,海德格爾以“強力意誌”和“相同者的永恒輪迴”解釋尼采。後麵章節,塞私貨連招呼都不打一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