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楊聯陞 思想史 曆史 文化 中國文化 文化史 語言學 海外中國研究
发表于2024-12-23
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本書分彆闡述瞭“報”、“保”、“包”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演變,探究瞭“報”在人際交往及國際關係方麵的意義,以及佛教傳入中國後對“報”的觀念的影響。對於“保”、“包”二字則闡述瞭由古及今的社會意義演變以及各自引申齣的相關復閤詞。最後,作者以國人崇尚誠信之“信”字貫通三講。
楊聯陞先生《1914—1990》,字蓮生,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河北保定。早年就讀於清華大學經濟係,在陳寅恪先生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租庸調到兩稅法》,嗣後赴美,就讀於哈佛大學曆史係,獲碩士與博士學位,即留哈佛任教,五十年代當選為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晉書食貨誌譯注》、《中國史專題講授提綱》、《中國貨幣及信貸簡史》、《中國製度史研究》、《漢學散策》、《漢學論評集》、《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等。在論其生平與學術的文字中,尤詳備者當推其友人周一良教授的《中國文化的海外媒介》,前者載於《中國文化》第六期;後者載於《時報周刊》三0九、三一0號,又分彆收入作者在颱北和上海齣版的論文集《猶記風吹水上鱗》和《錢穆與中國文化》。
氣象好
評分有時間重新讀一下
評分提要勾玄,趣味當先。與長篇大論相較,講稿徵引文獻不可謂之美富,卻足以打通文字、思想與社會間的關聯。係列講稿亦為解“報”“保”“包”三字的文化史,妙在三者非惟聲音相近,更兼同以信字立意:對先人之“報”,對後輩之“保”,以及對社群中他人之“包”,實乃三位一體
評分研一讀畢。
評分在傳統中國任何時期,社會上小人都比君子多得多,因為隻有小部分人口受得起教育,至於那些不曾多讀書的平民小人,他們的道德見於俗諺以及各樣的民俗中,其中交互報償一直是正常的標準,既然這在儒傢看來是一個低下但卻可以接受的標準,這個原則遂成為君子與小人二者共同的立足點——換言之,即是整個社會的基礎,這裏纔是真正意義所在。(摘自《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楊聯陞)
实至名归的“汉学界第一人” ——简评《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希望仍然惨淡,但这似乎并没有打击中国学人们的信心,反而让他们有了更多改造这个国家的动力。是时,清华大学名师云集,恰逢此时,杨联升先生进入了清华大学。他的老师都大...
評分实至名归的“汉学界第一人” ——简评《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希望仍然惨淡,但这似乎并没有打击中国学人们的信心,反而让他们有了更多改造这个国家的动力。是时,清华大学名师云集,恰逢此时,杨联升先生进入了清华大学。他的老师都大...
評分实至名归的“汉学界第一人” ——简评《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希望仍然惨淡,但这似乎并没有打击中国学人们的信心,反而让他们有了更多改造这个国家的动力。是时,清华大学名师云集,恰逢此时,杨联升先生进入了清华大学。他的老师都大...
評分实至名归的“汉学界第一人” ——简评《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希望仍然惨淡,但这似乎并没有打击中国学人们的信心,反而让他们有了更多改造这个国家的动力。是时,清华大学名师云集,恰逢此时,杨联升先生进入了清华大学。他的老师都大...
評分实至名归的“汉学界第一人” ——简评《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希望仍然惨淡,但这似乎并没有打击中国学人们的信心,反而让他们有了更多改造这个国家的动力。是时,清华大学名师云集,恰逢此时,杨联升先生进入了清华大学。他的老师都大...
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