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收作者的論著十四篇,原作都是英文。<br> 十四篇的排列,大抵依照論文的性質,以類相從為序。第一篇中國的世界秩序,第二篇朝代興衰芻論包羅較廣。第三篇作息考,第四篇女主考,第五篇人質考,第六篇明代地方政府,這四篇是社會史政製史。再下六篇是經濟史。末後第十三、十四篇是史學史。<br>
楊聯陞(1914―1990),字蓮生,早年就讀於清華大學經濟係,在陳寅恪先生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租庸調到兩稅法》,嗣後赴美,就讀於哈佛大學曆史係,獲碩士與博士學位,即留哈佛任教,五十年代當選為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晉書食貨誌譯注》、《中國史專題講授提綱》、《中 國貨幣及信貸簡史》、《中國製度史研究》、《漢學散策》、《漢學論評集》、《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等。在論其生平與學術的文字中,尤詳備者當推其友人周一良教授的《中國文化的海外媒介》,前者載於《中國文化》第六期;後者載於《時報周刊》三0九、三一0號,又分彆收入作者在颱北和上海齣版的論文集《猶記風吹水上鱗》和《錢穆與中國文化》,讀者可以參看。
喜欢历史的人,往往是喜欢历史的一个方面,比如古人的智谋,跌宕起伏的故事,或是历朝历代的古董与古建筑。随着我们越喜爱,我们便会从细微之处发现令我们欣喜的细节。《国史探微》一本书中,作者试图通过14个历史的细节为我们从14个不同的角度重新观察历史,随着作者的梳理,...
評分杨联陞先生的《国史探微》系其论文集,出版时间较早,大多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作,且其原文为英文,而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中译本。鉴于时代特征以及那个时代学者的文风,不难想象,《国史探微》中的文章绝不是通俗易懂之类,它们需要读者静下心来,一点一点的阅读理解才能感受...
評分喜欢历史的人,往往是喜欢历史的一个方面,比如古人的智谋,跌宕起伏的故事,或是历朝历代的古董与古建筑。随着我们越喜爱,我们便会从细微之处发现令我们欣喜的细节。《国史探微》一本书中,作者试图通过14个历史的细节为我们从14个不同的角度重新观察历史,随着作者的梳理,...
評分没有好好读这本书,有些东西真的太专业了。读的不知很仔细,也不是很了解。不过得到了一个想法,通过一个小视角进入一个大世界。
評分读杨联陞的《国史探微》,你会发现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很有趣。 在读这本书之前,你应该了解一下杨联陞这个人。在书腰上,有陶希圣、陈寅恪、费正清、胡适这些大家为其背书,足以证明杨联陞的国学底蕴何其深厚。曾留在哈佛远东语文系执教的他在海外的名声远大于国内,更有汉学...
說是探微,卻是小處著手,以小見大。信手拈來方見真工夫。反復讀瞭兩遍,作息時間錶與女主考自不必說。公共工程和度量衡二文也很值得看,特彆是度量衡一文,寫齣瞭經濟交往中的顯性與隱性製度。另外,會子一篇小短文更是饒有趣味。補注:首篇中的綏靖與主戰二論可以和鴉片戰爭中的政策變化聯係在一起思考。
评分有幾篇視角很不錯,但有幾篇也頗無聊
评分“故謂文學後不如前,餘未敢信。但就一體論,則此說固無以易也。”
评分雖說是沙灘上散落的小貝殼,每個都很有力度,任何一篇文章隨便擴展一下就是專著。太體諒蓮生的心境瞭,狗尾續貂的事做著太纍,還有那麼多小貝殼在沙灘上熠熠發光。
评分隻能說讀瞭一點點,稍顯晦澀,須沉下心來,慢慢細細品讀,留待以後不太浮躁時讀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