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向來以自由主義者自居,不過,他的思想旅途,卻也曾面臨困惑難解的時候。尤其當社會主義思想在二十世紀中葉甚囂塵上,嚴重威脅自由民主體制之際,殷海光為之苦思無已,始終難求出路。
因緣際會,當殷海光讀到了海耶克的《到奴役之路》一書,猶如覓得一劑求答解惑的思想良方,甚感興奮,於是開始進行這部經典的翻譯工作,本書即是他的工作成果。
在本書中,殷海光的翻譯時有刪有易,大致不失本真。他就理解及聯想所至,添加許多「按語」。其按語幾乎成了本書的特色,因此書中還更換字體,和正文加以區別。殷海光的按語,不但見解獨到,而且妙趣橫生。此外,殷海光在部分章節之前寫了長短不一「譯者的話」。此外,本書最後附有胡適的一篇講詞──從《到奴役之路》說起,由此文也可看出當時臺灣自由主義發展的處境。
透過閱讀本書的正文、按語及附錄,不僅有助於我們對《到奴役之路》這部經典之作的初步理解,深化我們對自由主義的認知;更能對殷海光的思想轉折變遷,有進一步的認識。
殷海光(1919年12月5日-1969年9月16日),湖北黃岡人。殷海光本名「殷福生」,「殷海光」是在抗戰結束後踏入出版界時採用的筆名。他早年求學於西南聯大哲學系、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1949年赴台後於臺大哲學系任教,先後開設課程有:邏輯、邏輯經驗論、羅素哲學、理論語意學、科學的哲學、現代符號邏輯、歷史與科學等。他亦曾任《中央日報》、《自由中國》主筆。
殷海光是1950-60年代臺灣最有影響力的知識份子之一。他深受羅素、海耶克、波柏等哲學大師的影響,所寫文章以科學方法、個人主義、民主啟蒙精神為基準,極力宣揚反抗權威、追求自由思想,並堅持以筆的力量來對抗言論思想禁制。因而,他曾被倫敦《中國季刊》推崇為"臺灣自由主義思想的領袖",為台灣自由主義的開山人物與啟蒙者。
時至今日,殷先生已成為臺灣某一世代的象徵人物。談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臺灣或臺灣的自由主義,必然會談到殷先生及他著作。而殷先生的著作,以思想深刻、邏輯層次縝密、文句充滿情感著稱,有一種極為獨特的感染力。其著作,數十年來影響了海內外的無數讀者,早已成為華人世界共享的精神遺產。
在电脑屏幕前读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太受震撼了——窗外呈现着一片阳春美景,而在我看来是虚幻的;我的内心世界却在经历一场暴风雨,不断有电闪雷鸣,我认为这是真实的。哈耶克,这位活了差不多完整的一个20世纪(1899——1992)的智者(经济学家,1974年获诺贝尔...
评分好书,可惜读起来很累。但其中引用的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 “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其实这句话在很多环境下都可以被套用,有多少人的悲剧就是发生在“我可是为了你好”的善意中?
评分#尽管历史本身从来不会完全重演,而且正是因为事态发展并非不可避免,我们才能在某种程序上接受以往的教训,避免相同过程的重复。 #事态的发展如果不是必然地、至少也是可能地会经历类似的过程. #如果从长远考虑,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那么,从短期着眼,我们就是我们所创...
评分我相信,假使有人如实、全面的向公众介绍哈耶克,那么这位学者必定为当代绝大多数中国人所谴责。 以中文网络上的书评来看,这本书的多数读者仅仅注意到了作者对经济控制的批判,以及对社会主义的否定——包括在欧洲大行其道的社会民主主义,而没有注意到他对行业监管、社会保...
评分政府的职责是什么?给予人民生活上的保障?我不由得发笑,但这确实是众多中国老百姓心里想的话。在任何行业领域,你去看,都有人在呼吁政府该管一管了。营养午餐是被呼吁出台的,校车也是如此,药价高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基药制度出来了,低价竞标的结果是毒胶囊的泛滥。《详...
民主是为了维护公民的个体默认权益,而不是什么一人一票,多党制,那些细枝末节的形式。法治的目的是保障所有人的权利,而不是让专制行为合法化。
评分我小学时身高一米四多女同学都比我高一头根本不跟我玩,愤而阅读了《共产党宣言》P42关于公妻制的论述后深觉有理就成为了虔诚的共产主义者。到了初中突然长到一米七也开始有女同学递纸条,心想跟班上那些矮挫丑分享太亏了,于是开始阅读海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抛弃了马克思主义。
评分通往奴役之路是每个人的沉默铺就的……
评分口诛笔伐。这是站队资本主义阵营狠批社会主义,然二刷阅读时觉得部分内容有失偏颇、略带着傲慢和偏见。思想论战本无对错,只是文字战争。完全否定社会主义和全然肯定,都是错的。凡事两面,本书所写,部分已混淆社会主义和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独裁统治
评分民主是为了维护公民的个体默认权益,而不是什么一人一票,多党制,那些细枝末节的形式。法治的目的是保障所有人的权利,而不是让专制行为合法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