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亦是当代世界哲学社会的经典名著之一。本书全面论述了20世纪下半期人类在迅猛的科技发展的条件下,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伦理观念,以及文明演进模式等发生的相应变化,从黑格尔哲学出发,重新提出并阐释了“历史的终结”的社会科学概念,认为自此之后,“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作为社会进步的常识而为世人所普遍接受;不论人们所处的社会正处于何种形态,这一人类理论的实现进程是不可更改的。在提出“历史终结论”的同时,福山也分析和阐释了“自由、民主”发展到顶峰后的“最后之人”问题,表达了他对这种历史观念的深远忧虑。本书内容有:一个重新提出的老问题;人类的古老时代;为获得认可而斗争;跳过罗得斯岛上的巨型雕塑;最后之人等。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美国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乔治•梅森大学公共关系政策学教授。曾担任过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处副主任。著有《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信任》等。
老实说,这本书三十万字的总字数在其他大部头理论中显得并不是特别显眼,唯一可以吸引眼球的或许就是那像科幻大片一样的书名了。坦诚地说如此大气的书名的确不常见,可惜入坑之后的我在看过半后也不免开始昏昏欲睡脑子发胀,作为政治学著作本身确实不讨好,只是敢在今天这个思...
评分 评分历史的终结写于20年前,却并不过时。对了解当下中国及思考其前途还挺有启发意义。此外,福山除了坚定地指明唯一一条出路外,还浓墨重彩地引述黑格尔和尼采这两个死对头的哲学。我很万幸地能读到这么一本书,庖丁解牛般同时向两位哲人致敬---前者是我目前最感兴趣的,而后者是迄...
评分福山把“历史终结”之后的社会——“获得普遍平等认可”的社会——“自由民主社会”称为“后历史社会”或“后历史世界”,而把此前的社会称为“历史社会”或“历史世界”。福山说:“在不远的将来,世界历史将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后历史’部分,一是历史部分。”①对于“后...
福山站在黑格尔的传统中指出,历史根本上而言,由人们寻求“承认”的需要——而不仅仅是生存或者利益的需要——所推动,这种对“承认”的追求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历史上的各种制度(奴隶制、君主制、贵族制、共产主义体制、法西斯体制等)所包含的“承认形式”都是有缺陷的,这些缺陷构成了推动历史演变的“矛盾”,导致了制度的更新。只有自由民主制在平等的、相互的和有意义的基础上满足了人类寻求“承认”的需要,所以它导致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均衡–在这个意义上,它构成了历史的终结。
评分好书啊!好书啊!虽然起始于1989年的一篇论文,但今日读来仍有思想观哲学观的震撼。按黑格尔——柯杰夫立论,在源头上稍微让人存疑,论述过程中虽然有的段落让人质疑或吐槽,但整体还是很严谨,关键是能“自圆其说”,比贝尔那本《意识形态的终结》强太多了。
评分非常有趣的学术书籍,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黑格尔,以及政治哲学。但是历史总是超出人的想象发展。
评分有些书看过了不知道应该说什么。这本书就是这样。#不是表扬,更不是批评。
评分无论你是否支持,都应深入阅读此书,因为在民族、政治、国家与现代国际关系方面,这确实是一本充满智慧与逻辑的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