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哈佛大学教授哈罗德·J·伯尔曼集40年心血写成的一部力作,着重研究“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因素。该书分为两部,第一部论教皇革命与教会法,第二部论西方世俗法律制度的形成,包括封建法、庄园法、商法、城市法和皇家法。作者在一幅巨大画布上描绘了西方法律传统形成与演变的全景图。细节刻画精细,整体气象恢宏,融制度与观念于一体,对西方法律传统的特质、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所面临的严峻危机均有精辟的论述,并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斯·韦伯学说进行了独到的评论。该书不仅是法学界人士的必读书,对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化学等领域的读者也会大有裨益。
伯老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历史梳理来找到他眼中解决当代西方法律传统所遇的灭顶之灾的办法。不难看出我们红本教材的很多观点(例如法律工具论)正符合他书中列举的当代西法统的危机的表现形式。红本这样的教材让大一新生读,真的有利于我们的法学生群体解...
评分这套书翻过很多次,每次都觉得震撼却回过头来捞不起太多记忆。导论已经信息量颇大了,伯尔曼的认知结构、史料都非常扎实(貌似第三卷已经因作者的离世不了了之了)。 “the west”(西方)在此书中不是借助罗盘找到的地理概念,西方文明肇始于一次类似于罗马风格的共和主义所...
评分嗯, 不学法律, 不知道为什么看, 看了导论, 其他的等买书吧 导论, 其实是给了规范和定义, 也给了西方法律体系的框架. 叙述了研究的内容与方向, 而且对法律的发展史做出了高度的概括总结, 并提出了日后法律演化的方向 基于作者的另一本书法律与宗教, 他希望的法律一体化基本不...
评分法律来自西方。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普通法系, 再或者是所谓的社会主义法系,概莫能外。尽管我们会争辩说:中国也有曾像《唐律疏议》或者《大清律例》这样的律法。但别忘了,自清末修律开始,传统的法律被我们扔的干干净净。所以,我们不得不把视角挪向西方,而我也曾激进得认...
评分对于贺卫方和张志铭两位的翻译,我只能说的敬佩,在文中可以很顺畅,甚至是幽默、紧张的看到权利与法律的互动的过程,看到历史的时光的流转。 至于另外两位,呵呵,不说了,翻译的是在的绕口。
刷新了马克思与韦伯的社会学理论对法律的看法,重新解释了近代西方法律的形成。受益匪浅。
评分补标,尽管被彭老师批得很惨,但这本书实在太重要了,问题讲得非常清楚,而且完全没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之感(小声逼逼)
评分只看了导论,能懂,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懂这些,又灰溜溜的还回去了。
评分来龙去脉翔实可信。P.s.贺的译作比他本人作品流畅多了。
评分刷新了马克思与韦伯的社会学理论对法律的看法,重新解释了近代西方法律的形成。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