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之前我是誰

創傷之前我是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德] 路易絲·雷德曼
出品人:
頁數:296
译者:崔燦
出版時間:2022-4-1
價格:5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1558036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創傷
  • 心理學
  • 自我認知
  • 療愈
  • 成長
  • 原生傢庭
  • 情緒
  • 人際關係
  • 心理健康
  • 自我探索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德國心理學經典暢銷作品第6版,整閤想象力療法與資源取嚮,激活應對創傷的自愈力,建立內在的安全島。

29幅彩色繪畫作品,展示陷入悲傷的人無法用言語錶達的心境。

要一直大膽往前走,就像不曾受傷。

◆ 內容簡介 ◆

從心理學上來說,多數人在幼年時期都是自戀的——有隨時滿足自己需求的看護者,有一幫大人圍著自己轉。

隻有當遭遇瞭挫摺和創傷時,我們內在的“全能感”纔會逐漸被打破,承認自己的局限性和無力感。

有的人在遭遇瞭重大的創傷後,會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中,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覺得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真心愛自己,孤獨感、自卑感、無力感如洪水般湧來。

許多心理和身心疾病往往是創傷性事件的副産品。許多受影響的人不知道的是,他們擁有驚人的自愈力。

根據國際創傷壓力研究學會發布的創傷三階段治療指南,作者將想象力療法植入創傷的心理抗衡前期、中期和後期。首先,我們可以重新想象過去的自己,利用被遺忘的力量源泉;其次,我們可以在大腦中創造一個個人的積極的形象,以避開閃迴和消極的想法。最後,我們可以為自己的創傷建立瞭一個“內在安全島”——活齣內在安穩、自信、強大的自己。

著者簡介

[德] 路易絲·雷德曼(Luise Reddemann)是神經科醫生、心理治療醫學的專科醫生、精神分析師、剋拉根福大學創傷心理學和心理醫學名譽教授,深入研究創傷和創傷後遺癥30餘年。1985至2003年擔任比勒菲爾德基督教醫院心身醫學和心理治療科主任,為治療復雜性創傷後遺癥發展齣“心理動力學的想象創傷治療”(PITT)理念。此外,她還就精神創傷以及正念、同情心等相近領域開展培訓活動。

[德] 柯爾內利婭·阿佩爾—拉姆布(Cornelia Appel-Ramb)是醫學科學博士、心理治療師、明斯特大學醫院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

[德] 蘇珊·呂剋(Susanne Lücke)是比勒菲爾德基督教醫院心身醫學和心理治療科藝術心理治療師,同時常年齣診多傢心理治療診所,領導比勒菲爾德藝術心理治療研究所提供藝術治療方法在創傷治療中的運用方麵的專業培訓。

圖書目錄

再版前言 7
第六版前言 9
引言 關於創傷與創傷治療的基本思想 11
1. 建立內心的穩定 28
1.1 心理治療的關係 30
1.2 建立工作聯盟 33
1.3 欣賞並運用已有資源 34
1.4 找到可怕畫麵的平衡畫麵 37
1.5 練習正念 42
1.6 認識內心的觀察者 46
1.7 找到可怕畫麵的平衡力量 47
1.7.1 內在安全之所 52
1.7.2 靈魂協助者 54
1.7.3 內在的團隊 54
1.7.4 大樹冥想 56
1.7.5 放下行李 58
1.7.6 保險櫃練習 58
1.7.7 內心花園 59
1.7.8 幸福練習 60
1.7.9 找尋內心的和平 63
1.7.10 對自己的同情心 64
1.8 學會與可怕的畫麵保持距離 67
1.9 認識情緒以及學會掌控問題情緒 75
1.10 給不安的畫麵一個形象 76
1.11 遇見年輕的自己 80
1.12 讓問題形象登上內心的舞颱 90
2. 學習與身體和諧相處 98
2.1 自我療愈、身體記憶與正念原則 100
2.2 Breema身體練習 103
2.2.1 摩挲山巒 103
2.2.2 敞開心扉 104
2.3 其他身體練習 106
2.4 氣功 107
3. 麵對驚恐 110
3.1 準備階段 110
3.2 直麵創傷 115
3.3 直麵創傷之後 130
4. 創傷療愈中的藝術治療 133
4.1 導言 133
4.2 藝術治療的練習和乾預 137
4.2.1 與資源建立聯係:資源導嚮的閃光燈 137
4.2.2 拾起內在的寶藏:被保護的海灘 141
4.2.3 自我鎮定與自我安慰:尋覓安全之所 145
4.2.4 獲得距離感:賦予內在觀察者形象 150
4.2.5 調整強烈的情感:堅固的框架 152
4.2.6 與沉重保持距離:可開可閉的櫃子(保險櫃) 154
4.3 藝術心理治療工作中的內在舞颱 160
4.3.1 與年輕的自我建立親切的聯係 160
4.3.2 拯救受傷的自我部分 170
4.3.3 改變人格部分 174
5. 接受自己的過去並融入自我 178
5.1 給悲傷一個形象和空間 179
5.2 香箋小字寄行雲 180
5.3 遇見未來年邁的自己 180
5.4 儀式 182
5.5 創造故事 182
5.6 過錯與和解 183
5.7 意義問題 184
5.8 感激與和好 185
5.9 重新開始 186
6. 心理動力學的想象創傷治療在兒童和青少年中的應用 190
6.1 未消化創傷的後果 190
6.2心理動力學的想象創傷治療在兒童和青少年中應用的基本原則 191
6.3治療 196
6.3.1穩定階段 196
6.3.2 直麵創傷階段 212
6.3.3 融入階段 219
6.4展望 221
附錄:心理治療中的重要步驟 223
練習一覽錶 22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创伤之前我是谁呢?对于现在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你们都适应了吗?适应了工作中的水深火热,勾心斗角,你是否事事谨小慎微,怯声怯气,生怕做错事,说错话呢?甚至有时候生怕说话声音大了点,就遭人投诉和指责呢? 这是创伤之后的我,我曾经也是一个大大咧咧,温温柔柔,是可可...  

評分

Facebook 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曾经历过丧夫之痛。丈夫生前既是她相濡以沫的伴侣,又是她重要的伙伴。所以,丈夫的突然离世,对她来说,是无法承受的痛。 她感到自己的世界仿佛缺了一角,悲伤、空虚和痛苦萦绕着她,令她无法呼吸和思考。 但是,即使心负重创,生活还得继...  

評分

本书已经在德国面世15年,并且有了许多读者。15年时间斗转星移,精神创伤学当然也是日新月异。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本书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我一直不断探究创伤疗愈的方法,尤其是近年来以心理动力学的想象为导向的疗愈方式持续取得新的进展,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通过修订版...  

評分

我曾看到网上发布过一个报道,2018年8月,29岁的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上士摩根·罗宾逊自杀身亡。她的母亲黛比·罗宾逊透露,在科威特时,她的女儿遭到了一名上司的性侵犯并持续不断地骚扰。而她女儿被派往阿富汗执行任务时再次遭到性侵,多名士兵轮奸了她。她的女儿“非常害怕”...  

用戶評價

评分

3.5,基本的治療準則是很通用的,敘事的視角、self compassion的思想都貫穿其中。具體的乾預方法則需要更有經驗的谘詢師纔能體會,也是很需要自我體驗的一種流程。

评分

幻想有用,白日夢有用,做夢有用。

评分

是從心理谘詢師的視角來寫的 對主動尋求治愈的人來說比較專業 不太適用

评分

本來以為是自我覺察的書籍,但似乎更多的是寫個谘詢師如何做谘詢的,很像流水賬不夠深入。

评分

對於直麵創傷的人,幻想是必要的。看完《走齣幻滅》講怎麼辨彆健康的幻想,這本就是談如何構建給自己強大修復力量的幻想瞭。纔意識到我以前很多做法都在不知不覺中救瞭自己,比如內在觀察者療法,藝術療愈把抽象的痛苦具象化的做法,在我練習寫作時都曾有很相似的體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