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日]水岛广子
出品人:果麦文化
页数:192
译者:姚奕崴
出版时间:2022-1-1
价格:3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116201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情绪管理
  • 自我调节
  • 心理健康
  • 愤怒
  • 压力应对
  • 人际关系
  • 积极心理学
  • 情绪认知
  • 成长
  • 生活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很多人都在寻找不生气的方法,比如压抑忍耐、积极乐观等。可是本书作者却告诉我们:那些都不是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情绪化”并不是情绪的错,而是想法的错!

作为人际关系疗法(IPT)专家,作者认为,负面情绪本身并没有对错,它只是传递了心理的讯息,提醒我们寻求援助或保 护自己。其实,让愤怒不断膨胀的,是我们的“情绪化思考”——这种思考,基于我们内心的“受害者心态”,以及因自我肯定感低不足而过分追求“正确”的执念。

本书旨在从本质层面解决情绪化的困扰。作者解析了生活中那些“让人生气的小事”,让读者看清“情绪化思考”的来龙去脉,也让读者明白在那样的情境下究竟该如何表达、如何沟通。除了解析“情绪化思考”的问题之外,作者还教我们如何养成避免情绪思考的7个习惯,以及当生活中遇到“易燃易爆”的人时该如何应对。

虽然是一本情绪管理书,但本书所谈论的并不仅仅是情绪的话题。作者从更深层次探讨了受害者心态、自我价值感低下、边界感匮乏、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正当权益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情绪问题也自然迎刃而解。读完这本书,不仅能够明白如何善用情绪、拥有平和的幸福,还能撬动人生更大的、本质的改变。

作者简介

水岛广子: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医学博士。曾任职于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科,2000年6月至2005年8月担任众议院议员期间推动了《儿童虐待防止法》的彻底修订。1997年与他人合作翻译并出版《抑郁症人际关系疗法》,率先在日本引入人际关系疗法(IPT),并致力于其临床应用和推广普及。目前担任人际关系疗法专科诊所所长,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科客座讲师,人际关系疗法研究会代表。

目录信息

推荐序 在人际关系视角下,学会情绪管理
前言 别再被情绪左右!
第1章 人为什么会变得“情绪化”
“情绪”究竟有什么作用?
生气是因为“计划落空”
不妨坦然认可自己的情绪
生气是因为“遭受冲击”
为什么评价他人会演变为一种暴行?
怎样避免“愤怒”发展为“情绪化”?
“情绪化思考”让人越想越气
“情绪化”的背后是“不想被人小看”
“情绪化”是一种不合理的自我保护
“解释”能够比“发脾气”更好地保护自己
为什么会一错再错
第2章 “情绪化”的人欠缺“自我肯定”
“情绪化”类似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什么是自我肯定?
是否感觉“现在这样就挺好”?
麻烦的根源在于“角色期待”的偏差
“你心里就没有我!”这种想法会让人渐行渐远
善用情绪,有别于“积极思维”
想说的话为什么会说不出口?
开口表达,还可以平复“不安”的情绪
自我肯定程度低的人,常常这样说话
第3章 了解彼此的“领域”,收获畅快心情
尊重彼此的“领域”,才能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
对自己的“领域”负责,不要忍气吞声
怎样避免自己的“领域”被入侵?
“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为什么让人生气?
提出劝告为什么会变成一种暴行?
总忍不住好为人师该怎么办?
你的“正确”他人未必接受
第4章 放弃“谁对谁错的拔河赛”又何妨
为什么越强调“正确”,越会让自己虚弱无力?
“情绪化”是对“正确”的执念
人为什么想要别人认同自己的“正确”?
关注真实感受,而非正确与否
双方的“正确”标准不同,该怎么办?
对“谁对谁错”最敏感的是内心受过伤害的人
不小心实施了职场霸凌,该怎么办?
不要因为“绝不原谅!”的想法而自责
第5章 避免“情绪激动”的7个习惯
【习惯1】掌控自己的身体状态
【习惯2】转换视角看问题
【习惯3】写“好友笔记”
【习惯4】从“我”出发看问题
【习惯5】放下“应该”,为“希望”而生活
【习惯6】远离让人“情绪激动”的现场
【习惯7】找到“自动开关”,关闭“心灵百叶窗”
第6章 怎样与“情绪化的人”相处
怎样面对职场霸凌的可怕上司?
怎样面对突如其来的语言暴力?
陌生人突然发火了该怎么办?
不小心陷入网络骂战该怎么办?
怎样应对情绪激动的特殊人群?
非典型发展人群大发雷霆时应该怎么办?
结语 只要看到自己的坚韧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感觉比较一般,会偏理论,具体干货比较少~比较认可的????: 情绪化的背后可能反映了“觉得不被重视”,“计划泡汤”,“遭受冲击”等深层需求,情绪也是一种对心灵的自我保护,把它当成一个身体正常的小提示。“情绪化”的症结不在于情绪本身,而是你的思想和看问题的角度,所以...  

评分

世界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的恐怖童谣: 青蛙还是老鼠 傻傻分不清楚 耳朵是眼睛 眼睛才是鼻孔 看来又看去,青蛙老鼠应该是一家。 褪去尾巴换上新皮蝌蚪终于长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蛤蟆,离开水塘本应该是快乐的一件事,实际上却是噩梦的开始…… 新的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各...  

评分

书籍思路:什么是情绪化,不要妖魔化,情绪该来就来,只是不要陷入其中难以自拔,进而影响人际关系破坏生活质量,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为什么会情绪化,简单归因为自我肯定不足,自我肯定充足就能善用情绪,怎么才能自我肯定充足,关注两方面,做到一升一减,即尊重彼此的领域...  

评分

感觉比较一般,会偏理论,具体干货比较少~比较认可的????: 情绪化的背后可能反映了“觉得不被重视”,“计划泡汤”,“遭受冲击”等深层需求,情绪也是一种对心灵的自我保护,把它当成一个身体正常的小提示。“情绪化”的症结不在于情绪本身,而是你的思想和看问题的角度,所以...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尊重彼此的“领域”,是成年人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正如前几天我的思考,人的大多数烦恼在你用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考虑后,大部分的烦恼就不是烦恼了~

评分

每次举夫妻或者婆媳例子,就会去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怎么沟通,可能是作者是日本人的关系,女性低姿态的感觉。除此之外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受教。

评分

教你如何更平静地忍让/日本书里真的很容易出现乱扔袜子的老公和不善言表的老婆/媚男媚强媚老板

评分

情绪化是自我肯定程度不够高;领域意识得加强,陷入其中容易防卫偏离;他人难听的话就当臆断暴力自说自话 。女性嘛得自我呵护按中医来说气伤身,我要拿来宽慰我妈 放下‘心中正确’和摩擦局面消耗。

评分

情绪化是自我肯定程度不够高;领域意识得加强,陷入其中容易防卫偏离;他人难听的话就当臆断暴力自说自话 。女性嘛得自我呵护按中医来说气伤身,我要拿来宽慰我妈 放下‘心中正确’和摩擦局面消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