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圍繞著清末民初這個特殊時段(大緻囊括1898-1918二十年),就"晚明想象"這一特殊話題展開討論,意圖重現上一個世紀之交齣現並流行於全國上下的一個特殊的文化現象--"無報不談明末事",從能夠提供當時情境、氛圍的材料入手,力圖迴到現場,體察這種敘述和想象之所以發生並呈現彼種情態的現實緣由和曆史淵源,知其然進而知其所以然。
自序:"站著讀書"與"三十而立" 導言:一場敘說曆史的話語盛宴 第一章 從江湖到廟堂:晚清的"晚明三大傢"
第二章 "國族"還是"文化":論"遺"
第三章 論"士"與結"社":曆史的"寫作"與"模擬"
第四章 風流雲散:晚明"艷跡"的黯然迴眸
第五章 野史·小說·名物文章:文體決定下的內容
第六章 寓教於樂的尷尬:走嚮"通俗"的晚明敘事
尾聲:迴歸書齋的"晚明想像"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一個人的情書"·"逃嚮世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說實話,我是第一次看連“這書寫的最好是後記”,這種話都說不齣的學術著作。隻能說,這書可能最好的是前言。作者自言從醫學跨入文學,從書的主題和架構看,意圖極端宏大,功力卻極端有限。文史底子的匱乏,讓此書看著像材料摘編(還多數是轉述),不像博士論文。章節安排略顯鬆散,更要命的是,每章的論述主題,都顯得和書題疏離。總有看論述看不懂論述者為何物的感覺。同時行文風格滯澀,可讀性不強,如果不是我自己研究這個時段,恐怕讀一半就懶得看瞭。人文學科是書喂齣來的,沒有這個前提,選題再好,自己也拿不住
评分語言很晦澀,難讀懂,而且內容支離,不知從何說起。唯獨角度頗新穎,值得後來開拓。
评分在學生時代做這樣一個有意思的選題,一本一本地讀書是件幸福的事
评分選題有趣,條理清晰,也有情懷在其中,但總的來說,行文仍顯枯燥。20151103-1128
评分“民國熱”並非什麼特例 百餘年前就被江南文人大搞特搞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