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大变局

千古大变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大
作者:曾纪鑫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46
译者:
出版时间:2008-5-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746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近代史
  • 人物
  • 晚清
  • 历史散文
  • 曾纪鑫
  • 中国
  • 随笔
  • 历史
  • 变革
  • 中国
  • 时代
  • 文明
  • 兴衰
  • 全球
  • 格局
  • 思想
  • 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千古大变局: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一个关键人物》以影响近代中国的关键人物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严复、慈禧、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为载体,兼及林则徐、魏源、徐继畲、郭嵩焘等人,叙述国门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进攻下被迫打开,历经血与火的碰撞,中华文明逐渐走出几千年自成一体的封闭怪圈,与世界融为一体的艰难历程,从而对近代中国历史进行多侧面乃至全方位的探究与反思。

时至晚清,老迈昏聩、日薄西山、风烛残年的老大帝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作者简介

曾纪鑫,1963年生于湖北公安县。当过农民、教师、干部、编剧、专业作家,现就职于厦门市群众艺术馆,系《厦门文艺》执行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现已发表各类文学艺术作品60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十多部,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励,作品被数十种报刊、选集选载、连载,享有“实力派作家”之称。近几年出版、再版的主要作品有文化散文《千秋家国梦》、《拨动历史的转盘》,长篇小说《风流的驼哥》、《楚庄纪事》、《凶手与警察》,文化论著《没有终点的涅檠》等。

目录信息

楔子:千古大变局
洪秀全:“天国”的实验与失败
曾国藩:天降大任的自觉担当者
李鸿章:国破山河在
张之洞:逸轨的新政
严复:弱肉强食的危机与适者生存的图强
慈禧: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物
康有为:传统“乌托邦”
梁启超:“少年中国”的呼唤者
孙中山:民国之父
袁世凯:挥之不去的专制与皇权
宋教仁:走向民主的挫折
跋:历史的杠杆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好以利禄驱众”,重用人才着重谋略干练,将文章道德放在其次,他曾露骨地袒陈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他对部下以实利相诱,只要事情办成,论功行赏,封官加爵,决不含糊。他紧紧抓住军权不放,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他对手下公然宣称:“一...  

评分

“好以利禄驱众”,重用人才着重谋略干练,将文章道德放在其次,他曾露骨地袒陈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他对部下以实利相诱,只要事情办成,论功行赏,封官加爵,决不含糊。他紧紧抓住军权不放,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他对手下公然宣称:“一...  

评分

有史学和史才,弱于史识。不过鉴于写作时间某些观点也能理解。字里行间个人感情色彩过于浓重了,对于事物的评价难免有失偏颇,虽说书中史料是有的,但是很多观点并没有史料支撑,对于读者的我而言只感觉是主观猜测的,不能全然认同。以及作者写作的时候常常使自己的立场显而易...  

评分

有史学和史才,弱于史识。不过鉴于写作时间某些观点也能理解。字里行间个人感情色彩过于浓重了,对于事物的评价难免有失偏颇,虽说书中史料是有的,但是很多观点并没有史料支撑,对于读者的我而言只感觉是主观猜测的,不能全然认同。以及作者写作的时候常常使自己的立场显而易...  

评分

这是一本悲壮的著作,也是一本悲哀的出版物。整整12个月以前,我在广州新白云机场一家角落里的书店的某个角落发现了这本书,孤零零的摆着,而我至今尚未遇到或结识第二位阅读者。但是,从2008年5月到2009年5月,阅读这本著作已经成为我每月的“固定节目”之一,一共读了12遍。...  

用户评价

评分

十一篇短短的传记,道出了晚清中国大变局中十一个五光十色的人物,他们当时面临的窘境、难处以及时代环境下的机遇和挑战与今日中国何其相似!

评分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徧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清·李鸿章

评分

读了前两章,分别是洪秀全和曾国藩。我觉得作者行文很多猜想推理,用大段的可能描述人物的选择,很多情况与事实不符。例如18页说,”(南京条约)以今日观之,其中的条款只求民族间的平等沟通与交流,并无苛刻压迫之意……“。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强迫开放通商口岸,这还不算压迫吗?对曾国藩率湘军攻打太平天国的描写,多次提到他是为了捍卫中国士大夫的儒家之道,履行君臣之礼,我不是很认同。

评分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徧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清·李鸿章

评分

虽是作者个人观点,偏激却热血,无情却犀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