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的新文化運動

另起的新文化運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袁一丹
出品人:
頁數:316
译者:
出版時間:2021-10
價格:6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72368
叢書系列:采銅文叢
圖書標籤:
  • 文化評論
  • 社會思潮
  • 新文化
  • 曆史
  • 思想
  • 中國現代史
  • 文化研究
  • 社會文化
  • 知識分子
  • 文化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現代文學史一貫把《新青年》標記為新文化運動的起點。然而魯迅在《熱風·題記》中卻說,“新文化運動”是譏嘲《新青年》的人“另起”的名目,隨後“反套”到《新青年》身上。本書從名與實的縫隙切入,追問“新文化運動”一詞何時齣現,是誰的發明?又如何被“反套”在《新青年》身上?“五四”與“新文化”是如何被“焊接”在一起的?從而重審文學革命、“五四”與新文化運動之間的曆史邏輯。

本書采取的研究策略,不是用“另一個”起點來對抗原有的起源神話。“另起”是動態的過程,新文化、新文學的“起點”本是復數的。每個事後追認的“起點”都對應著一種運動方案、一種曆史評判及一種文化遠景。

新文化運動作為“起點”的標誌性意義,從長時段看,終體現在語言文字的變革上。“五四”文學革命,亦可視作一場漫長的讀寫革命。從不同角度探討漢字存廢及閱讀方式、書寫習慣的變化,未嘗不是鬆動“起點”的另一種方式。

重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發生史,睏難之處還不在於曆史場景的還原。時至今日,我們完全有能力尋覓更多的曆史細節,把故事講得無比繁復。真正的睏難恰在於鬍適所謂的“價值重估”,如何迴應中國當下的思想氛圍,重新檢討五四一代的立場。

“五四”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學科基石。長期以來這塊奠基石過於穩固,以緻我們忽略瞭它的存在。當“五四”的曆史地位逐漸鬆動,變成一塊“滾石”時,既給學科帶來前所未有的思想危機,而在危機中或也蘊含著自我更新的生機。

著者簡介

袁一丹,重慶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及近代思想史研究。近期研究課題包括:1.五四新文化運動發生史;2.抗戰時期淪陷區研究;3.北京都市研究。曾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中華文史論叢》《讀書》等刊物發錶論文數十篇,已齣版學術隨筆集《此時懷抱嚮誰開》(六閤叢書)。

圖書目錄

引言 鬆動的“起點”

章 “新文化運動”的名與實
一 “反套”在《新青年》上
二 “五四”:“文化”還是“武化”
三 研究係與北大派:“爭個你偏我正”
四 學衡派的張冠李戴

第二章 新文化的運動機製與權勢落差
一 縱的持久與橫的擴張
二 文化運動與地方新政
三 新文化的金字塔

第三章 新文化人的自我改造
一 從“半儂”到“半農”
二 “恥辱的門”
三 陸沉中的自我救贖
四 “瓦釜”之聲
五 “戰士”與“文娼”

第四章 交換廣告中的新文化聯盟
一 新文化的“地方代理”
二 “五四”前後的雜誌聯盟
三 閱讀共同體
四 民初雜誌界

第五章 重構文學革命的前史
一 後之因還是個彆之因
二 科學救國抑或文學救國
三 視同“闌尾”的《去國集》

第六章 作為社交手段的新詩
一 新詩的自我窄化
二 受質疑的送彆詩
三 “社會化”的修養
四 詩可以群
五 海外組黨的挫敗

第七章 新文學傢的遊戲筆墨
一 《何典》的再齣土
二 疑古“廢話”
三 從字體到文體
四 “射他耳傢”

第八章 創造一種新的可讀性
一 係於聲氣抑或文義
二 亞東版《水滸》與金聖嘆批點
三 眼的文學革命

第九章 心理實驗與漢字命運
一 文學革命與國語運動的聚光燈外
二 橫讀與直讀之爭
三 儀器背後的原理性思考
四 漢字的“格式道”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二月廿六日夜,阅讫《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买到一版一印的呢,运气不错。 鲁迅《热风 • 题记》中那段话(见图2)我之前就看过,作者用了这段话作为一个引子,书中章节此前都曾单篇发表过,所以这本书可目为论文集,各章相对独立,所以正如作者自供,缺乏结构性的分析框架,...  

評分

赵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整理 2022-05-04 16:19 来源:澎湃新闻 2022年3月26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史学论坛暨中国近现代史青年学者读书班2022年第1期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本次读书班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戴海斌教授召集主持,主要讨论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陈以爱教...  

評分

李成城(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2022-01-15 10:22 来源:澎湃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254581] 2021年12月18日,“新文化的射程——历史综合如何可能”工作坊在中间美术馆顺利举办。本次工作坊在季剑青《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  

評分

赵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整理 2022-05-04 16:19 来源:澎湃新闻 2022年3月26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史学论坛暨中国近现代史青年学者读书班2022年第1期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本次读书班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戴海斌教授召集主持,主要讨论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陈以爱教...  

評分

赵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整理 2022-05-04 16:19 来源:澎湃新闻 2022年3月26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史学论坛暨中国近现代史青年学者读书班2022年第1期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本次读书班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戴海斌教授召集主持,主要讨论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陈以爱教...  

用戶評價

评分

部分選題新穎彆緻,令既有研究彆開生麵,可謂眼光獨到;於定論中發現裂縫,可見眼光犀利與通透。廣徵博引,前後勾連,境界為之打開,關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種種辨析令人深受啓發。但就行文而言,架構雖有巧思,但總覺少瞭些連貫,或因某一層麵用力太深,反倒讓上下文之間缺瞭些明白。有些地方為顯深刻,似有將簡單問題復雜化之嫌。或者說,現象或許深刻,但文字展現不免單薄。另有些地方的理論徵引似也沒有必要。

评分

打開認識“新文化運動”的視野

评分

讀瞭第七章新文學傢的遊戲筆墨。第八章談語法、標點、眼。

评分

選讀。早先讀桑兵新文《新青年與新文化運動》,談“新文化運動的名與實”。讀此書纔知早有人關注此議題,雖是不同側重,但也相當精彩。從這個角度看,“五四與新文化運動發生史”還大有可為啊。

评分

袁的文字是我一嚮很喜歡的那種,柔風細雨,卻綿裏藏針。無論是改名的劉半農還是雜誌上的交換廣告、闌尾般的《去國集》,“另起”所探討的實際是新文化係統裏被壓抑的一麵,正是通過這一壓抑過程,新文化的邊界方纔更加清晰,內涵更為明確。不過話說迴來,解構的目的應當是重構,袁從不同角度試圖撬開原有敘事,但目前所見總感覺還是在補充元敘事。也許還需要找尋更重要的支點纔可以由綫及麵,找到準確的“另起”方法吧。(我也不咋懂,瞎說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