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我的觉醒,倾听内心真实的诉求,充满希望与真实的自我回归之旅…
“他(黑塞)那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
——诺贝尔文学评委会
赫尔曼·黑塞、或译作赫尔曼·赫赛(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国诗人、小说家,他难以列入德国文学家的任何一种流派中。黑塞不遗余力地探索广含人性的种种不同可能,意即“非分裂状况中的人性”[1]。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人要去经历三次否定。 第一次,否定掉大德、先贤、圣人的真理,去追寻自己的真理。因为别人的再好,终究只是别人的。 第二次,否定掉自己的真理。因为真理的反面也是真理。 第三次,否定掉追寻。因为道可道,非恒道,因为能学会的只是智慧的投影而不是智慧本身,别人无法真正教...
评分这本小说书名叫《悉达多》。黑塞的构思很巧妙,他把释迦牟尼(Śākya-muni)的名字悉达多•乔达摩(Siddhārtha Gautama)一拆为二,一个是悉达多,一个是乔达摩。释迦牟尼中的释迦(Śākya)是族名,牟尼(muni)是圣人的意思。牟尼意译是能仁或能寂,沉默不语,一直...
评分这本小说书名叫《悉达多》。黑塞的构思很巧妙,他把释迦牟尼(Śākya-muni)的名字悉达多•乔达摩(Siddhārtha Gautama)一拆为二,一个是悉达多,一个是乔达摩。释迦牟尼中的释迦(Śākya)是族名,牟尼(muni)是圣人的意思。牟尼意译是能仁或能寂,沉默不语,一直...
评分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 书看得多了,总会发现哪些书值得珍藏和爱护。 它不一定是最厚的那一本,也并非最漂亮的那一本, 而是总能让人在某些特定时刻, 想到拿出来翻翻看看的那一本。 黑塞的《悉达多》就是这样一本淹没在书柜里, 却能时常...
剧情总让人想起《浮士德》。精神上的崇高性是要经历不断的考验得来的。能在世俗和物质上得到充分满足,却选择在精神上崇高性,这跟因为种种原因只能选择精神崇高是两码事。真有那么人能经得起“魔鬼”的考验吗?
评分2022 二月 深圳罗湖书城 在场阅读
评分智慧无法真正传递。人生的体验比试图学习某些知识和理论更为重要。这是一本充满哲思的书,也是人生每个阶段阅读都会有不同感触的书。
评分是我境界没到吧,或者对我这种没有信仰的人来说,这本书就是一碗大鸡汤,而且用料(故事情节)也不好,不仅不解渴还不好喝
评分听君一席话,胜听一席话。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