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爾乾的道德科學

塗爾乾的道德科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陳濤
出品人:
頁數:358
译者:
出版時間:2019-12
價格:56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2666949
叢書系列:思想與社會
圖書標籤:
  • 塗爾乾
  • 社會學
  • 社會理論
  • 道德哲學
  • 社會與人·社會理論
  • 理論
  • 社會學理論
  • 現代性
  • 塗爾乾
  • 道德科學
  • 社會學
  • 倫理學
  • 社會事實
  • 集體意識
  • 社會整閤
  • 實證主義
  • 社會秩序
  • 現代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道德科學”,這一塗爾乾社會學的彆稱,再清楚不過地錶明瞭社會學在建立自身的過程中力求迴應的原初問題。然而,在移植模仿和學科分化的過程中,這一基本問題卻變得晦暗不明、為人所遺忘。因此,今天要把握這門學科的基本問題及其界限,我們就必須把它放到它曾經努力掙脫的倫理學和政治哲學傳統中,並把它看作是對上述傳統的一種迴應、乃至評注。從這些迴應和爭執中,我們將有可能再次激活社會學對於現代社會的認識,並在此基礎之上有所推進。這原本是、也應該繼續是社會學的目標。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在“道德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這部分中,作者分彆從社會法則和社會功能這兩個角度考察瞭社會學對此前的政治哲學和倫理學的繼承和批判,並藉此去逼近它的理論預設。無論是塗爾乾試圖把握的不同於個體心理法則的社會法則,還是不同於哲學倫理學的人性論規範基礎的社會功能,最終都要求他預設一個不同於個體的、自成一類的、有著自己的需要、思維和行動方式的“社會”。

在“道德科學的內在展開:從風俗到道德理想”這部分中,作者試圖分析塗爾乾社會學的內在發展脈絡,他如何因為早期社會形態學和道德統計學在研究道德事實上存在的睏難,而在後期逐漸轉嚮宗教人類學和集體錶象理論。與此同時,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也從風俗轉嚮瞭理想化的道德。最後,作者還梳理和討論瞭中國早期民族學、人類學和社會學對塗爾乾理論的接受情況。

著者簡介

陳濤,山東蓬萊人,現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就讀於北京大學社會學係,2014年獲博士學位。2016至2017年赴芝加哥大學從事訪問學者研究。目前研究領域為社會理論、政治哲學。曾榮獲第四屆餘天休社會學優秀博士論文一等奬、《社會學研究》創刊三十周年新銳作者奬、《社會》改版 十周年新秀作者奬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導論:塗爾乾的道德科學
一、被遺忘瞭的“道德科學”
二、道德作為社會學的根本問題
三、道德問題作為切入西學和理解中國當下處境的入口
第一部分 道德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
第二章 社會法則:從政治科學到社會學
一、引言:作為事實與規範的法
二、現代自然科學中的自然法概念
三、霍布斯:市民法與自然法的距離
(一)人性的規範意涵
(二)市民法與國傢的規範性
四、孟德斯鳩:政治與社會
(一)“法的精神”
(二)政府的原則與民族的一般精神
五、盧梭:公意取代自然法
六、實證主義:文明的自然法則
(一)形而上學政治的任意性
(二)自然法則對抗任意性
(三)自然法則的任意性
七、塗爾乾:社會法則的規範意涵
(一)社會法則與道德
(二)社會法則與個體自由
(三)反常現象的社會法則
八、從政治科學到社會學
(一)社會作為整全
(二)人作為整全
第三章 社會功能:社會學與倫理學的爭執
一、引言:一場被遺忘瞭的爭論
二、對倫理學作為一門規範科學的批評
(一)理論倫理學作為一門立法科學
(二)道德法則的任意性
(三)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
(四)“事物本身給予的理性”
三、對倫理學的人性論基礎的批評
(一)作為目的的人性
(二)抽象的人性
(三)“倫理學上的人類中心主義”
(四)人作為社會存在
四、道德科學的規範基礎:社會功能
(一)Le Type Normal
(二)因果解釋和功能解釋
(三)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
(四)社會的實體化
五、現代社會與現代道德
(一)人的需要和現代經濟活動
(二)原始宗教生活視域下的道德
第二部分 道德科學的內在展開:從風俗到道德理想
第四章 道德統計學的睏境
一、引言:塗爾乾社會學中不同研究傳統的並存現象
二、塗爾乾思想的另一個來源:道德統計學
三、為什麼是道德統計學?
(一)道德統計學的修辭效果
(二)道德統計學對“社會意識”的捕捉
(三)平均類型和正常類型
(四)道德病理學對反常現象的研究
四、道德統計學的破産
五、風俗的謝幕
第五章 道德的起源與變遷:原始宗教研究
一、引言:道德的起源和變遷問題
二、早期宗教研究(1885-1897)
(一)宗教問題的浮現
(二)社會形態學視角下的宗教研究
(三)社會形態學解釋的睏境
三、集體錶象視角下的宗教研究(1897-1912)
(一)1895年的“啓示”
(二)集體錶象的自主性與創造性
(三)道德理想及其創造性
四、革命宗教、道德科學與世俗道德
五、從“風俗物理學”到“道德科學”
(一)從社會形態學到集體錶象理論
(二)從風俗到道德理想
第六章 餘論:塗爾乾的遺産
一、引論:塗爾乾學派進入中國的兩條路徑
二、氏族圖騰製視角下的傢族和古代社會研究
三、文化整體論和功能論視角下的社區研究
四、規範性的尋求:學科建設與國族構建
(一)國傢與社會
(二)社會與個體
附錄 科學對抗明智——兼論霍布斯政治科學中的理想主義要素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建議先看下半部分……第5章的解釋很有想象力,也見功底。當然,上半部也很好,把晦澀的理論講得很清晰,看瞭第3章明白塗爾乾和列維-布留爾原來是一路人,就是對讀者的理論素養要求太高瞭,尤其我這種菜鳥,隻能慢慢學習

评分

一部相當齣色的塗爾乾研究著作。在這部著作中,作者(1)重構瞭塗爾乾的社會思想及其演進;(2)對社會學的界限或限度進行瞭反思和批判;(3)介紹瞭中國學人接受和吸收塗爾乾思想的曆程。

评分

內容很豐富

评分

內容很豐富

评分

內容很豐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