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山色

隔江山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高居翰
出品人:
页数:207
译者:宋伟航
出版时间:2009-8
价格:4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0108
丛书系列:高居翰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高居翰
  • 艺术史
  • 艺术
  • 绘画
  • 中国美术史
  • 中国
  • 历史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山水画
  • 风景写生
  • 古典意境
  • 人文情怀
  • 自然之美
  • 笔墨韵味
  • 东方美学
  • 诗意栖居
  • 孤寂之美
  • 远方之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晚期绘画史写作计划的第一种,探讨元代绘画。元代是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代,却也是中国文人画发展最具活力与原创性的时代。在蒙古人废科举制度的情形下,读书人面临着变节或失业的两难窘境,很多文人政途不通,转而以为人占卜、代书或绘画为业。本书即讲述了在这个异族统治、志不得伸的年代里,画家如何以绘画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心声的故事。

作者简介

高居翰教授(Professer James Cahill),1926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是当今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权威之一。1950年,毕业于柏克莱加州大学东方语文学系。之后,又分别于1952年和1958年,取得安娜堡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追随已故知名学者罗越(Max Loehr),修习中国艺术史。 高居翰教授与妻子曹星原女士定居于柏克莱。曹星原女士本人为艺术家兼艺术史研究者。两人计划每年定期往来北京,进行艺术史的研究工作。

目录信息

三联简体版新序
致中文读者
英文原版序
地图
第一章 元代绘画的肇始
第一节 元代画坛的变革 第二节 业余文人画 第三节 元代的读书人 第四节 遗民 郑思肖 龚开 钱选 第五节 赵孟頫
第二章 山水画的保守潮流
第一节 赵孟頫的同辈与传人 高克恭 陈琳 盛懋 第二节 吴镇 第三节 马夏画派的传人 孙君泽 张远 第四节 李郭派的传人 唐棣 姚彦卿 朱德润 曹知白
第三章 元代末期山水画
第一节 元四大家其中三位 黄公望 倪瓒 王蒙 第二节 方从义 第三节 次要的苏州画家 马琬 赵原 陈汝言 徐贲
第四章 人物、花鸟、墨竹与墨梅
第一节 元代的人物画 颜辉与达摩图 因陀罗 刘贯道 张渥 陈汝言 任仁发 第二节 花鸟画 孟玉涧 陈琳 王渊 第三节 竹、兰、梅 李衍 吴太素 王冕 普明 赵孟頫 第四节 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 吴镇 倪瓒
注释
参考书目
图版目录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王蒙《花溪渔隐图》传世有三个版本,中文版隔江山色129页亦有叙述:“王蒙的《花溪渔隐》有三种版本传世,全部收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此处复制了王季迁与李霖灿考证的真迹【图3.18】,其余两幅是摹本。” 中文版隔江山色130页图3.18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花溪渔隐轴 英文197...  

评分

书的手感很好。插图非常清晰,比起我曾经买过的旧版《气势撼人》要精美许多。 对于高居翰老先生,我的了解有限,但无论如何,对于这样投身于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我总是充满敬意的。我喜欢他那种脱下中国文人墨镜的见解,就画论画;其实他不仅仅是脱下了墨镜,他甚至会告诉你,反...

评分

隔江山色,作为高居翰先生这本书的点题,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元代,中国古代绘画的一座高峰,在这本书中得以一窥全貌。不同于中国式的含混描述,高先生用精确的词汇,理性的解析逻辑,讲中国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对于中国画有了一定...  

评分

不懂美术,也没仔细观摩过绘画原作,不好说。虽然作者点明了元代“文人画”底子里的士大夫心态,但基本上自身对绘画史的评价也依照了士大夫的价值标准,尊崇“本心”、收放自然、大胆建树……而对毕恭毕敬的攀附名迹之作不予苟同,哪怕笔法工艺尽善尽美。我虽不懂欣赏古画的真...  

评分

这本书开始是从图书馆借的,看了不到一半,就跑到书店买了一本回来。书吸引人,一半是因为配的图版好,许多藏在国外博物馆、美术馆的画其他出版物里看不到,印刷得也比较清晰。高居翰先生是罗樾的弟子,书中内容自然多有对图的分析解读,如果少了高质量的图来对读,文字的价...  

用户评价

评分

2015年第77本:读《诗之旅》时,我曾认为作者将文人画家与业余画家作为对立的两面太过于绝对,在这本《隔江山色》里,作者也坦承在元代两者间的界限已经模糊,应以“画家是否有深厚的学养、娴熟诗文及书法,而能在画中注入深刻的情感和强烈而敏锐的悸动”作为判定的标准。元代绘画史就是业余画家的崛起史,作者以视觉表现为中心解读元代绘画,虽并未全然抛弃传统的时代、政治、社会等语境,却更多从运笔、勾描、造型等角度再现元代的复古运动与绘画变革,反装饰反写实,对气韵的推重,对感情的触发。

评分

高居翰很熟悉他们西方那一套,搞起形式分析来,比谁都细,但很多时候啊还是too simple。还是力挺自然主义,对气韵不屑一顾的样子,发掘了宋代传统在元代的延续,读完了才知道这本书名字是啥意思,隔江山色这个母题,在德国风景画中也是很多滴,对比来看,很有意思

评分

去年初读高居翰《图说中国绘画史》时略失望,总觉得浪费太多笔墨于描述画作内容,比不上之前苏立文的《山川悠远》来得元气充沛、文笔优美,直到讲“元四家”之后才渐入佳境。读更细化的论述晚明绘画的《山外山》和元代绘画的《隔江山色》才发现误判了,喜仁龙、苏立文、高居翰这些上世纪已扬名的国外艺术史家之所以广受欢迎,近年被重新翻出来出版并有很不错的市场反馈,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评分

今天见识过它们以后,我们不由得怀疑织田信长送画时是否心中暗喜,甚至送画给宿敌也是出诸精心设计:这两幅画望之令人生厌,两位放荡不羁的禅师脸上都挂着傻笑,有些人脸上偶尔也会带着这种希望被视为已经进入极乐境地的笑容。= =神吐槽我都没见过⋯⋯⋯⋯⋯⋯

评分

西方的艺术家喜欢将自己的人性灌注到作品中,但东方艺术家正相反,他们用朴素的眼光观察自然,并从中概括出法则用来规范人。高居翰先生总是和前一种方式来观察中国文人画。所以他感到困惑的地方我觉得理所当然,他觉得艺术家的人性在艺术中得以充分展现的时候,我却要怀疑。不过这并不是说他的观点是错的,只是说存在另一种理解,类似于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