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围绕着阿尔巴尼亚过去的一个特殊的传统习俗展开,根据统治阿尔巴尼亚北部高原地区的法典,如果一个人被杀死,他的家人必须以血还血,为他报仇。
主人公焦阿古的哥哥被仇家杀死,他为哥哥报仇,在三月十七日那天成功杀死了仇家。从此他的生活就离他而去,他无法摆脱宿命。在被死者家属追杀之前,他得到了三十天的休战协定,于是他的四月破碎成了两部分,在四月十七日之前,是安全的、“白色的”,之后便是亡命的、“黑色的”。
与焦尔古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是一对新婚夫妇。他们来自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对高原文化充满向往。新娘迪阿娜不可遏制地被只有一面之缘的焦尔古吸引了,甚至抛下新婚的丈夫,想去寻找这个神秘的年轻人,与此同时,焦尔古也想在四月转成黑色之前再次邂逅迪阿娜。
该小说曾被改编为电影《太阳背后》,于2012年上映。
伊斯玛依尔•卡达莱(Ismail Kadare,1936— )
小说家、诗人。出生于阿尔巴尼亚南部靠近希腊边界的山城吉罗卡斯特,先后求学于地拉那大学和莫斯科高尔基世界文学学院。1950年代开始文学写作,2005年获得首届布克国际文学奖,2009年获得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2015年获得耶路撒冷奖。代表作有《亡军的将领》、《梦宫》、《破碎的四月》等。
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近年来多次被列入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名单,今年亦如此。尽管还是与诺奖失之交臂,但至少说明了他在当今世界文坛拥有相当高的地位。不要说卡达莱曾获2005年布克国际文学奖、2009年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等重要的国际文学奖项,只要是读过他的小...
评分 评分人一辈子能有多少机会读到一本纯正的阿尔巴尼亚小说呢?更何况这是一本描写可能是世界上最奇特的现存中世纪法典——卡努法典,以及受法典统治长达数百年的土著阿尔巴尼亚人的故事。 本作里弥漫着的死亡的气息令原本荒凉的阿尔巴尼亚东部山区风貌和野蛮的血偿世仇的习俗读起来是...
评分在四月的最后看完《破碎的四月》。“用死亡的尺码来计量生命的日数,这首先是一种馈赠。 ”
评分血腥的背后,是平静得几乎没有波澜的叙述,让一个充满了残忍的复仇故事,具有了超越性的冷峻和锐利
评分高中看的老版本
评分会拿起这本书,是因为作者名字前的那个国家,阿尔巴尼亚,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搜了一下,在巴尔干地区。对一个陌生小国的文学会期待什么?异族风情吗?这本书恰好完美符合读者人类学家式的期待
评分技法纯熟,堪称完美,结局过于戏剧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