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瞭作者的五篇學術論文,所涵蓋的範圍大概是晚清最後十年到一九三○年代左右,前後將近三十年的時間,偏重的是“變”的部分,即新的歷史觀的形成過程、對近代中國史學革命所產生的影響、不同學者學術眼光的差異及其學術研究中的傳承與進展等等。
王汎森(1958— ),颱灣雲林人。中研院院士,史語所所長。1980年颱灣大學曆史係畢業。1983年颱灣大學曆史研究所畢業,鏇即入伍服役。1985年任颱灣“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87年,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係博士班。1993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同時升任曆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開始任教於颱灣大學曆史係及颱灣清華大學曆史研究所。王汎森(1958— ),颱灣雲林人。1980年颱灣大學曆史係畢業。1983年颱灣大學曆史研究所畢業,鏇即入伍服役。1985年任颱灣“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87年,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係博士班。1993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同時升任曆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開始任教於颱灣大學曆史係及颱灣清華大學曆史研究所。1998年,升任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任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章太炎的思想》(1985)、《古史辨運動的興起》(1987)、《Fu Ssu—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2000)、《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係譜》(2001)。(主要著作有:《章太炎的思想》(1985)、《古史辨運動的興起》(1987)、《Fu Ssu—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2000)、《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係譜》(2001)。
第二次看王老师这篇文章,有了新的体会,主要是前两篇。一次史学革命的发生有许多如他老师说的史学内在理路,也不能忽视史学外部非史学的因素,当时是个巨变的时代,有了西学的冲击、现实的期盼,现实的因素对于史观、史学的变化很关键,尤其是激变的时代,现在的思维方式要求...
評分书名给人的第一感觉,貌似会分门别类地总体介绍近代中国的史家和史学,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是一本文章汇编,收集了王先生不同时期的五篇文章,而它们都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学家、历史学有关,每一篇文章实际上都是一个专题的论述,是通过史家与史学来论证某些结论性的观点。 ...
評分 評分书名给人的第一感觉,貌似会分门别类地总体介绍近代中国的史家和史学,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是一本文章汇编,收集了王先生不同时期的五篇文章,而它们都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学家、历史学有关,每一篇文章实际上都是一个专题的论述,是通过史家与史学来论证某些结论性的观点。 ...
小而精
评分《錢穆與民國學風》一文極精彩
评分次代梳理得比較清楚,看起來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我覺得可以讀讀鬍適、傅斯年、廖平、濛文通的文章瞭。
评分今年的書,不能讀到明年去。
评分很多是看第二遍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