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1934年初版,是较早对新文化运动的系统研究,见解基本持平,出版初期颇有影响,后来却长期受到学界忽视。作者以清晰的条理、客观的态度探讨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文化态势,对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运动、实验主义思潮、疑古思潮、国故整理运动、马克思唯物辩证思想、人生观论战、东西文化的论战、社会史论战等重要思想运动,做了审慎精到的研究,对今人认识和研究新文化运动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目录一览】
序
自序
上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社会的变革和思想的转变
第三章 文学革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第四章 实验主义以及其他
第五章 疑古思潮的澎湃
第六章 国故整理与其批评
第七章 唯物的辩证法
下篇
第八章 引言
第九章 人生观的论战
第十章 东西文化的讨论
第十一章 文艺的论战
第十二章 政治问题的讨论
第十三章 社会史的论战
第十四章 结论
附录 历史记忆中抹去的五四新文化研究
编后记
伍启元(1912—),广东台山人,早年毕业于沪江大学,留学英国,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经济学系教授,1949年后赴美。著有《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当前的物价问题》《公共政策》《美国世纪:1901—1990》等。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西化-现代过程。在五四前后一百年,“无论愿意与否,现在中国已是世界的一部。”“因之,现代中国学术思想的推移,也不是跟着世界学术思潮的蜕变而转捩吧。” 1934年初,民国学者伍启元在其专著《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里就提出这样观点,...
评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西化-现代过程。在五四前后一百年,“无论愿意与否,现在中国已是世界的一部。”“因之,现代中国学术思想的推移,也不是跟着世界学术思潮的蜕变而转捩吧。” 1934年初,民国学者伍启元在其专著《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里就提出这样观点,...
评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西化-现代过程。在五四前后一百年,“无论愿意与否,现在中国已是世界的一部。”“因之,现代中国学术思想的推移,也不是跟着世界学术思潮的蜕变而转捩吧。” 1934年初,民国学者伍启元在其专著《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里就提出这样观点,...
评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西化-现代过程。在五四前后一百年,“无论愿意与否,现在中国已是世界的一部。”“因之,现代中国学术思想的推移,也不是跟着世界学术思潮的蜕变而转捩吧。” 1934年初,民国学者伍启元在其专著《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里就提出这样观点,...
评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西化-现代过程。在五四前后一百年,“无论愿意与否,现在中国已是世界的一部。”“因之,现代中国学术思想的推移,也不是跟着世界学术思潮的蜕变而转捩吧。” 1934年初,民国学者伍启元在其专著《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里就提出这样观点,...
冲着很有同感的那段封皮语录而开读。 语言平实近人,内容则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今日的某种镜像。
评分可以算作一种被湮没的对于新文学的叙述?恩,算是吧。
评分对新文化运动以来重要文化论战有简单明晰的梳理,值得一看。其第七章唯物辩证法中,反对胡适实验主义的唯物辩证主义论者,实际上谩骂多于反驳,讽刺挖苦多于切磋琢磨,这不是探讨问题的态度。此外,书封上说作者伍启元生于1921年,但作者的序写于1933年,这太魔幻了。查了下,应当是生于1912年。但即便是1912年生人,到33年亦不过二十一出头,这般年纪,能写出这般作品,功力之深厚,洞觉之敏锐,也可以称为小怪兽了。
评分史料可以~
评分第十三章“社会史论战”尤为可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