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1930-) 美学家。长沙宁乡人。1948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职,1978年起任研究员。1982-1983年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美学研究,是中国美学学会副理事长。近年主要在国外讲学,是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著有《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世纪新梦》等。
周日晚上感觉头晕就随便地看了看这本书,可以说是走马观花。随便发表一下品论吧。 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讲中国的启蒙和救亡的关系。不得不说,就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中国国民的启蒙都还没有完成。救亡,解放,越进,开发发展,但总是落下了对人民的思想的启蒙,无论是白色恐怖...
评分在英语中“现代”与“近代”都被翻译为“MODERN”,所以现代一词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相对性。如果以目前所处的时光轴为中国近现代做一个分期,我会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或某运动作为临界点,因为这两个事件前后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景象。在这一问题上,教科书上大都以五四运动为界限,...
评分李泽厚的启蒙与救亡变奏曲之说,更像是对戊戌以来社会现象的一个粗糙描述,而非揭示了社会中的某种因果规律。然而这种白描依旧有其思想史的意义,今日我们梳理五四激进主义/进步主义的谱系更迭,最能帮助吸取彼时盛行的立法主义和万能主权者想象带来的教训,但遗憾的是殷鉴不远...
评分梁文道:今天我们讲到“五四”,往往指的不是一个狭义的政治性事件,不是1919年5月4号那天发生的事儿。还是一个时间跨度比较长,内容比较庞杂,然后参与的人员非常的多样化这么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文化政治综合性的运动。那么在这个运动,我们后来90年来,不断有人提出各种各样...
评分周日晚上感觉头晕就随便地看了看这本书,可以说是走马观花。随便发表一下品论吧。 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讲中国的启蒙和救亡的关系。不得不说,就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中国国民的启蒙都还没有完成。救亡,解放,越进,开发发展,但总是落下了对人民的思想的启蒙,无论是白色恐怖...
李泽厚的思想荡情冗杂,收束前人论述,现代历史进程有了可追溯的清晰逻辑进程,可以窥见以马克思的思想为指导的底蕴,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下,社会现实更大决定了思想的流变~,李先生留下的思考一点也不过时,或许假以时日留待我重整旗鼓
评分好书好书 条理清晰 深入浅出 挑了其中的启蒙与救亡、三次论战、胡适陈独秀鲁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几章看
评分此前涉及的论述都是对李的“双重变奏”的变奏或解构.. 在1980年代的新启蒙语境下的论述逻辑明显,但双重变奏确实影响了后代人的进一步思考,尤其是思考新文学与传统的关系更是开拓性的。由前史(辛亥)的政治觉悟转为新文化的伦理觉悟,又回到阶级斗争的政治觉悟,士大夫的庙堂情结、心理结构、行为模式,实用理性和社会实践的结合。虽然名为“封建主义的集体主义”,反封建(资本主义)的过渡的不彻底性没能根本摧毁心理结构,不自觉间设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提,延续到后面“中体西用”的提出。第三部分的“创造性转换”的传统也局限于儒家思想心性结构,忽视了革命中国的传统,论述逻辑上前后抵牾。《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论及苏曼殊的“有情”可作为传统的庚续的例证,对照《觉醒与逃避》;鲁迅的“死”、悲凉孤独、鬼在当时也是富有洞见的
评分从启蒙到革命,把修论的主心骨拎出来的一本书。
评分从启蒙到革命,把修论的主心骨拎出来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