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预言“特朗普式”领袖的执政与荒谬,从反越战到占领华尔街,理想主义者的幻灭与重塑
我们爱得最深的东西伤我们最深。
美国文坛新星的天才处女作丨《图书馆杂志》十大好书丨《纽约时报书评》年度好书
同名改编迷你剧2019年上映,《星球大战》导演艾布拉姆斯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
失踪多年的母亲突然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重新出现,灵思枯竭、沉迷网游的大学助教萨缪尔决定以母亲为原型写一部小说,以履行十年前签订的新书合约,他决心在公众面前塑造一个最卑劣的形象,以报复她在自己儿时的抛弃行为。但在寻访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自己认知中的母亲,也开始反思婴儿潮一代的失败和被抛弃的理想主义。最终母子二人实现了和解,萨缪尔也完成了这本十个部分、七百余页的巨著。
从1968年的反越战游行到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从20世纪40年代的挪威小镇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场,从古老而神秘的家宅精灵到后隐私时代的广告文明,从童年阴影到中年危机,从亲子关系到政治闹剧,从精神疾病到经济衰退……万花筒般丰富多彩的元素都被巧妙而妥帖地整合为统一的叙事整体。
《水妖》是一部幽灵与政治的母子心理剧,也是一部愤怒与伪善的美国悲喜剧……内森·希尔无疑是一位大师。——约翰·欧文
像迈克尔·夏邦和乔纳森·弗兰岑最好的作品一样杰出。——《人物》
内森·希尔是一个敏锐的社会观察家,对当代生活的种种荒谬极度警觉。——《华盛顿邮报》
《水妖》兼具娱乐性和智性,作者似乎无法写出平淡的句子,也编不出无聊的故事。——《纽约时报书评》
作者 | 内森·希尔(Nathan Hill),出生于美国爱荷华,现居佛罗里达,曾任媒体记者,目前为圣托马斯大学教授。短篇小说作品散见于《爱荷华评论》《葛底斯堡评论》等,非虚构作品多发表在《连线》《纽约时报书评》等杂志。《水妖》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译者|姚向辉,译有劳伦斯·布洛克、詹姆斯·艾尔罗伊、丹尼斯·勒翰、马里奥·普佐、乔纳森·勒瑟姆、迈克尔·夏邦等名家作品。
她该怎么告诉萨缪尔,她打算去哈默费斯特,仅仅因为一个愚蠢的鬼故事? 这种迷信,实在太愚蠢了。 她觉得自己仿佛被恶鬼缠身,经常怀疑自己父亲是不是真的从故国带来了什么诅咒,或者幽灵。她也在自我怀疑,怀疑或许她自己就是那个诅咒或者幽灵。因为每次她接近某个人,就必定...
评分刚刚开始看,作者描写的很贴合实际。比如萨缪尔父母因生活琐碎的对吵,萨缪尔对暗恋的心理活动和表现,都很传神。还有一段描写美国高速公路出口处的汽车加塞,都很活灵活现。 是一本了解美国当今社会生活的书,通过阅读,你可以了解到如今美国社会的一些玩法。比如让公司破产后...
评分 评分某些部分单独拿出来还是可以的,对庞纳吉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到让我觉得作者绝对也是个游戏死宅,对出版业,大学生活等的讽刺也算有见地。但对毕晓普的描写不够深入,对弗兰克老年痴呆心理活动的描写略显凌乱,对1968大游行的描写浮于表面,甚至能感觉出来在凑字数。人物之间的关系网太简单,几乎是单向的。故事缺乏内在的整体性,多写法的应用割裂性感略大。个人不是很喜欢。
评分两章弃
评分看到后面手心一直在出汗,角色的反讽历史的反讽现实的反讽随着1968年那天和真相的揭露一起涌向顶点。而五十年前那场运动的遗产在哪儿呢?这个接近“全赢”的结局如此无力,它像是水妖(Nix)的幻象,深陷其中的人和智识上保持清醒的人一同骑在了这匹白马身上,安心地允许现实世界继续下沉。
评分此时此刻读完,内心无比的震撼!在这个无情的世界,人如沙砾一样渺小,人生似浮萍一般随波逐流,可生命却像珍珠一般可贵。即使面对艰难险阻,挣扎着也要往光明的方向前进努力! 惊叹这居然是作者的处女座,无论故事情节的安排,还是整体框架的设置都让觉得妙不可言。
评分两个层面的叙事展开:其一是1968年的嬉皮士运动与反越战示威、右翼总统候选人、消费文化、后真相时代的媒体包装与宣传,越来越撕裂的美国构成了从1968-2011年的时代背景;其次是费伊与撒缪尔的家庭经历:总是在逃离、总是做出错误的选择,但是还是要谅解、要重新开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