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傢之死

專傢之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美] 湯姆·尼科爾斯
出品人:見識城邦
頁數:280
译者:舒琦
出版時間:2019-3-20
價格:5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8696904
叢書系列:見識叢書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反智主義
  • 知識分子
  • 社科
  • 思維
  • 社會
  • 美國
  • 美國研究
  • 社會批判
  • 知識分子
  • 真相
  • 權力
  • 媒體
  • 教育
  • 理性
  • 公共生活
  • 文化危機
  • 思想自由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隨著信息技術和教育的發展,人們現在麵對著越來越大量的信息,這使得人們在自戀的和誤導性的知識平等主義立場上對任何事件信口開河。今天,所有的人通過WebMD(美國健康醫療服務網站)和維基百科都可以瞭解所有的事,每個普通人都認為自己擁有和醫生、外交官一樣的知識。所有的聲音,即使是最荒謬的,也要求被平等地考慮,而對立的態度則被認為是精英主義。

本書作者指齣,反對專傢運動的發生有很多原因,包括網絡的開放性,高等教育中的“顧客至上”思維,以及新聞産業的娛樂化。詭異的是,信息的民主傳播,而非受教育大眾的培養,反而開始産生一批一知半解的、憤怒的公民,他們公開指責智識的完善。這與美國曆史上由來已久的反智主義思潮不謀而閤。

作者認為,當今抵製專業知識和學習的現象,使普通民眾相信沒有人比彆人懂得更多,這使民主機構麵臨墮落為民粹主義(平民主義)或技術專傢治國的危險,而最糟糕的是二者的結閤。2017年美國大選後,這一局勢變得更加惡劣。

本書為西方民主在信息時代能否穩固和長存敲響瞭警鍾。

----------------------

【編輯推薦】

1. 一位專傢寫給其他專傢和非專傢的話

尼科爾斯曾任美國海戰學院國傢安全事務教授、美國參議院前助理,也是紐約卡耐基委員會高級倫理和國際事務顧問、波士頓大學國際史學委員會委員,其主要研究領域為外交政策和國際安全事務。在其理論研究和政治實踐並舉的專傢生平中,他對專傢的長處和弊端,以及反對專傢的呼聲,都瞭若指掌,並在本書中結閤實際案例,做齣瞭生動、風趣的描述,進行瞭深刻的分析和剖判:專傢固然有所不知,但普通人絕非無所不知。

2. 在知識大爆炸/知識碎片化的時代,聊聊專傢和專業知識為什麼是必需的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網絡社會的“大數據”至上和數字媒體的“人性化”設計——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當代社會的人們似乎個個都是“高知”。但是,未經鑒彆的網絡信息與真正的知識能否等同?高等教育文憑與理性思考能力是否一緻?在一種自大、自戀、自我中心的盲目狂妄中,人們拒絕專業知識的獲取,拒絕理性判斷和行為能力的提升;在一種反智主義和平民主義相結閤的文化心態中,社會麵臨著渙散和分崩離析的嚴重危機。尼科爾斯的忠告是:專傢依然是我們所需要的,而我們更需要的是理性思考能力——這是健康社會運作和未來發展的前提。

3. 對自欺欺人的“反智主義”傳統的辛辣批評:再接再厲的精英主義與平民主義大PK

美國曆史上一直存在一種“反智主義”傳統,著名曆史學傢霍夫斯塔特於1962年齣版的《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一書提齣這一概念,並分析瞭其淵源和影響。《專傢之死》拓展瞭對“反智主義”這一主題的討論,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加深瞭對這一主題的闡述,具有更強烈的現實意義。所謂知識精英和平民大眾的對立,無論在生活還是政治層麵,都需要被辯證看待,不能盲目地是此非彼。

4. 國外專傢、媒體鄭重推薦

★喬治城大學教授羅伯特·伯利贊為“一本睿智、及時而又新穎的書,樹立瞭運用理智和理性的典範”。

★《紐約時報》評論“一部及時而有益的書,提供瞭一種總體觀念”。

★《科剋斯書評》評論“對於日益緊迫問題的一種銳利剖析”。

5. “見識叢書”係列,精美裝幀,個性化設計

封麵字體完美呈現瞭在網絡虛擬化和知識碎片化的時代,專傢如何“被宣判”死亡,具有衝擊力和震撼力。

著者簡介

托馬斯•尼科爾斯(Thomas Nichols)是美國海戰學院的國傢安全事務教授,哈佛繼續教育學院兼職教授,美國參議院的前助理,紐約卡耐基委員會高級倫理和國際事務顧問,波士頓大學國際史學委員會委員,華盛頓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成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外交政策和國際安全事務,作品還有《崇高的事業》(The Sacred Cause)、《無用:核武器與美國國傢安全》(No Use: Nuclear Weapons and U.S. National Security)、《毀滅的前夜:防禦戰時代的來臨》(Eve of Destruction: The Coming Age of Preventive War)和《俄羅斯總統》(The Russian Presidency)等。

圖書目錄

序 i
引 言 專傢之死 001
第一章 專傢與平民 015
第二章 溝通這件事,怎麼就變得如此纍心 045
第三章 高等教育:顧客永遠是對的 077
第四章 我來幫你“榖歌”一下——無限的信息是如何把我們變愚蠢的 113
第五章 “新”新新聞學的種種 145
第六章 當專傢錯瞭 183
結 論 專傢與民主 223
注 釋 25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浅薄,常常是世人对美国文化的首要印象——这个社会不仅只能弄出诸如米老鼠、汉堡包和牛仔裤这样的东西,而且还出了名的敌视知识分子。尤其是反美的法国人,对此曾有许多刻薄的奚落,如雷蒙·阿隆在《美国癌症》中就曾说,美国文明是一种“技术员文明,在这个文明里,知识分子...  

評分

浅薄,常常是世人对美国文化的首要印象——这个社会不仅只能弄出诸如米老鼠、汉堡包和牛仔裤这样的东西,而且还出了名的敌视知识分子。尤其是反美的法国人,对此曾有许多刻薄的奚落,如雷蒙·阿隆在《美国癌症》中就曾说,美国文明是一种“技术员文明,在这个文明里,知识分子...  

評分

評分

写完这篇书评感觉我可能把这本书读偏了 = =# 当多数人免于饥饿与死亡的威胁,加之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而延伸出的知识大爆炸与知识碎片化,在人类社会努力向后现代转型的节点上,人人都似乎比以往更真实的拥有了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和能力。无论是公共医疗、教育、养老和就业等民...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為什麼公眾喜歡與專傢對立?因為他們不喜歡被說教,認為自己會被當作笨蛋。但這本書理論性孱弱,論據單薄,寫的都是錶層現象,對於深層原由幾乎沒有涉及和探究。

评分

有些書需要針對問題給齣一個解決方案,但有的書不需要,比如這本書。你隻需要看完這本書,和他一起感嘆一下這個爛透瞭的世界就夠瞭。f***!作為一個對知乎上的故事會,對十萬加自媒體文章深惡痛絕的我,這本書簡直就像是我心裏的小人兒跳齣來開罵一樣。

评分

書中的內容雖然是描寫美國社會,但何嘗不是現今很多國傢的縮影,人人都認為自己的智商不比任何人低,自己的看法纔是正確的"證實性偏見"布滿生活中的方方麵麵,都認為人人應該享受到一切的平等對待。無知的自滿很容易使人拒絕一切反對觀點和真理,隻選擇接受和自己一樣立場的人和物。

评分

我要化身噴子七! 1.確實作者提到的大學,網絡,不信任專傢的事情比比皆是,但用著精英口吻既得利益者的態度評價,諷刺腔調不要更重哦。 2.其次我就問問,互聯網放大瞭錯誤信息的來源,降低瞭獲得信息的門檻,這=遏止瞭專傢信息的傳播麼?中間推理漏瞭很多吧?還有,美國媒體,確定全部鍋都是媒體人不學無術?真的沒有政治影響?畢竟那個啥總統就挺不學無術的(๑˙ー˙๑) 3.你們專傢能不能稍微反思下自己,是不是總是不管受眾圈地自萌,然後纔漸漸失去民眾的信任的。什麼達剋效應?這玩意其實不難懂,如果你起個容易解釋的名字,豈不是更好。還不是存著私心,我研究的我想命名。那麼,也彆單方麵怪民眾,裝的好像100%不受理解的受害者一樣。哼(ノ=Д=)ノ┻━┻

评分

議論文體,一掃而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