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之死

专家之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 汤姆·尼科尔斯
出品人:见识城邦
页数:280
译者:舒琦
出版时间:2019-3-20
价格:5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96904
丛书系列:见识丛书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反智主义
  • 知识分子
  • 社科
  • 思维
  • 社会
  • 美国
  • 美国研究
  • 社会批判
  • 知识分子
  • 真相
  • 权力
  • 媒体
  • 教育
  • 理性
  • 公共生活
  • 文化危机
  • 思想自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人们现在面对着越来越大量的信息,这使得人们在自恋的和误导性的知识平等主义立场上对任何事件信口开河。今天,所有的人通过WebMD(美国健康医疗服务网站)和维基百科都可以了解所有的事,每个普通人都认为自己拥有和医生、外交官一样的知识。所有的声音,即使是最荒谬的,也要求被平等地考虑,而对立的态度则被认为是精英主义。

本书作者指出,反对专家运动的发生有很多原因,包括网络的开放性,高等教育中的“顾客至上”思维,以及新闻产业的娱乐化。诡异的是,信息的民主传播,而非受教育大众的培养,反而开始产生一批一知半解的、愤怒的公民,他们公开指责智识的完善。这与美国历史上由来已久的反智主义思潮不谋而合。

作者认为,当今抵制专业知识和学习的现象,使普通民众相信没有人比别人懂得更多,这使民主机构面临堕落为民粹主义(平民主义)或技术专家治国的危险,而最糟糕的是二者的结合。2017年美国大选后,这一局势变得更加恶劣。

本书为西方民主在信息时代能否稳固和长存敲响了警钟。

----------------------

【编辑推荐】

1. 一位专家写给其他专家和非专家的话

尼科尔斯曾任美国海战学院国家安全事务教授、美国参议院前助理,也是纽约卡耐基委员会高级伦理和国际事务顾问、波士顿大学国际史学委员会委员,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外交政策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其理论研究和政治实践并举的专家生平中,他对专家的长处和弊端,以及反对专家的呼声,都了若指掌,并在本书中结合实际案例,做出了生动、风趣的描述,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剖判:专家固然有所不知,但普通人绝非无所不知。

2. 在知识大爆炸/知识碎片化的时代,聊聊专家和专业知识为什么是必需的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社会的“大数据”至上和数字媒体的“人性化”设计——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当代社会的人们似乎个个都是“高知”。但是,未经鉴别的网络信息与真正的知识能否等同?高等教育文凭与理性思考能力是否一致?在一种自大、自恋、自我中心的盲目狂妄中,人们拒绝专业知识的获取,拒绝理性判断和行为能力的提升;在一种反智主义和平民主义相结合的文化心态中,社会面临着涣散和分崩离析的严重危机。尼科尔斯的忠告是:专家依然是我们所需要的,而我们更需要的是理性思考能力——这是健康社会运作和未来发展的前提。

3. 对自欺欺人的“反智主义”传统的辛辣批评:再接再厉的精英主义与平民主义大PK

美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一种“反智主义”传统,著名历史学家霍夫斯塔特于196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一书提出这一概念,并分析了其渊源和影响。《专家之死》拓展了对“反智主义”这一主题的讨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深了对这一主题的阐述,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意义。所谓知识精英和平民大众的对立,无论在生活还是政治层面,都需要被辩证看待,不能盲目地是此非彼。

4. 国外专家、媒体郑重推荐

★乔治城大学教授罗伯特·伯利赞为“一本睿智、及时而又新颖的书,树立了运用理智和理性的典范”。

★《纽约时报》评论“一部及时而有益的书,提供了一种总体观念”。

★《科克斯书评》评论“对于日益紧迫问题的一种锐利剖析”。

5. “见识丛书”系列,精美装帧,个性化设计

封面字体完美呈现了在网络虚拟化和知识碎片化的时代,专家如何“被宣判”死亡,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

作者简介

托马斯•尼科尔斯(Thomas Nichols)是美国海战学院的国家安全事务教授,哈佛继续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美国参议院的前助理,纽约卡耐基委员会高级伦理和国际事务顾问,波士顿大学国际史学委员会委员,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外交政策和国际安全事务,作品还有《崇高的事业》(The Sacred Cause)、《无用:核武器与美国国家安全》(No Use: Nuclear Weapons and U.S. National Security)、《毁灭的前夜:防御战时代的来临》(Eve of Destruction: The Coming Age of Preventive War)和《俄罗斯总统》(The Russian Presidency)等。

目录信息

序 i
引 言 专家之死 001
第一章 专家与平民 015
第二章 沟通这件事,怎么就变得如此累心 045
第三章 高等教育:顾客永远是对的 077
第四章 我来帮你“谷歌”一下——无限的信息是如何把我们变愚蠢的 113
第五章 “新”新新闻学的种种 145
第六章 当专家错了 183
结 论 专家与民主 223
注 释 25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是今年(2018)以来,我读过最尖锐但也最棒的一本针砭时事的作品。书名《专业之死》(The Death of Expertise)所指的,不是专业人士如今变得越来越不专业,也不是在互联网时代专业变得不再重要,而是指当前的美国社会越来越不尊重——甚至鄙夷——专业知识与人士。作者的写...  

评分

这是今年(2018)以来,我读过最尖锐但也最棒的一本针砭时事的作品。书名《专业之死》(The Death of Expertise)所指的,不是专业人士如今变得越来越不专业,也不是在互联网时代专业变得不再重要,而是指当前的美国社会越来越不尊重——甚至鄙夷——专业知识与人士。作者的写...  

评分

评分

整体基调还是比较精英主义的。全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由于学历的膨胀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其实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得到足够扎实的基础教育甚至是缺乏常识的;而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也逐渐向消费者与店家靠拢,更多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不是要求学生完成要求,最终结果就是德不配位,...  

评分

整体基调还是比较精英主义的。全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由于学历的膨胀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其实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得到足够扎实的基础教育甚至是缺乏常识的;而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也逐渐向消费者与店家靠拢,更多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不是要求学生完成要求,最终结果就是德不配位,...  

用户评价

评分

过滤屏蔽垃圾信息 独立思考

评分

过滤屏蔽垃圾信息 独立思考

评分

当我看到崔永元身后竟然站着这么多支持的大学生时,真的是背脊发凉。政治学书籍看的越多,越是关乎民主的议题,越是让我惧怕这个政治理念。现在全球都渐渐趋近于一种人民至上的民粹主张,就算是在天朝也是如此。素质水平达不到的地方,谈何以p民治国呢?我听到陌生的长辈或者社会人士对我称呼最多的就是一句“高材生,这个你肯定懂”。充满蔑视的话语里,透露出普通人的反智,也侧面映射出大学生实际的无能但狂妄。现在正发生的运动也是非常弱智的事情,他们以为他们懂,但实际上也是屁都不动,单纯为反抗而反抗。不建立在理性和理解的立场上,violence only begets violence. 有的时候我甚至在想,也许正是所谓的自由纵容了人性本恶,让无法自己、兽性毕露的多数暴政并扼杀了难得开化的少数。

评分

我要化身喷子七! 1.确实作者提到的大学,网络,不信任专家的事情比比皆是,但用着精英口吻既得利益者的态度评价,讽刺腔调不要更重哦。 2.其次我就问问,互联网放大了错误信息的来源,降低了获得信息的门槛,这=遏止了专家信息的传播么?中间推理漏了很多吧?还有,美国媒体,确定全部锅都是媒体人不学无术?真的没有政治影响?毕竟那个啥总统就挺不学无术的(๑˙ー˙๑) 3.你们专家能不能稍微反思下自己,是不是总是不管受众圈地自萌,然后才渐渐失去民众的信任的。什么达克效应?这玩意其实不难懂,如果你起个容易解释的名字,岂不是更好。还不是存着私心,我研究的我想命名。那么,也别单方面怪民众,装的好像100%不受理解的受害者一样。哼(ノ=Д=)ノ┻━┻

评分

为什么公众喜欢与专家对立?因为他们不喜欢被说教,认为自己会被当作笨蛋。但这本书理论性孱弱,论据单薄,写的都是表层现象,对于深层原由几乎没有涉及和探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