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吉檀迦利:献歌》( Gitanjali: Song Offerings)出版于1912年,共收诗103首,由泰戈尔本人自其多部孟加拉文诗集中选出并译为英文。此诗集所收录诗歌是充分代表泰戈尔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亦为泰戈尔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理由。“吉檀迦利”是孟加拉语单词“献歌”的译音,这部风格清新自然的宗教抒情诗集是泰戈尔“奉献给神的祭品”。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咏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悲喜,表达了对理想王国的向往、对生命的关怀和思索。语言优美,哲思深刻。英文版《吉檀迦利》经印度哲学研究者闻中精雅的翻译,将泰戈尔诗歌中对生活、理想、生命等方面所要表达的深度以精准的措辞表现了出来,读来深刻优美而又不乏生动轻快之感,是《吉檀迦利》继冰心译本后别样出彩的一个新译本。
——————————
【编辑推荐】
《吉檀迦利》是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泰戈尔的经典代表诗歌,由泰戈尔本人自其多部孟加拉文诗集中选出并译为英文,所收录诗歌充分代表了泰戈尔作品的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也是泰戈尔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著作。
该书首次由浙江大学哲学博士学者闻中老师翻译。译文措辞精美,译风高华劲健,将泰戈尔诗歌中对生活、理想、生命等方面所要表达的思想以精准的言辞呈现了出来,同时借由清雅优美的笔调来歌咏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悲喜,表达了对理想王国的向往、对生命的关怀和思索。正如该书荐者王志成老师所言,“阅读闻中翻译的《吉檀迦利》,让人洗去了身心的尘垢,变得纯粹,觉悟生命的一体与光明。”
我们借由喜马拉雅山彼端传来的“献歌”,似乎听到了两千年前于中国楚辞里面“人神恋歌”的阵阵回响,如同梦中相晤;透过译者高华劲健的崭新译笔,复让古老恒河沿岸的菩提树下悟道者的天籁之音,再度浸润你我的心灵,品尝到精神拂晓时的甘露。
☆ 作者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饱含深刻的宗教和哲学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 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等。
☆ 译者简介:
闻中,中印古典思想研习者,哲学博士。
其实,泰戈尔自己翻译的英文译本,文字非常优美灵动,虽然损失了印度诗歌的韵律感,但是韵律感这东西,翻译成中文并不讨好,设想我们看到的不是这种舒缓的散文,而是押韵的排句,我们能够象这样体会其中的优美吗?
评分就是这个单行本,冰心翻译的,薄薄的本子,浅黄色的封面,封面上有舞蹈的图案意象。我是在高二秋季的运动会当天在书店里买到的这本书。当我翻开书页,诵读第一首献歌,整个运动会的喧嚣都突然远逝了,我听到雨滴的声音,听到芦管在风里吹响,听到夏季树荫下的蝉鸣,闻到了雷雨...
评分就是这个单行本,冰心翻译的,薄薄的本子,浅黄色的封面,封面上有舞蹈的图案意象。我是在高二秋季的运动会当天在书店里买到的这本书。当我翻开书页,诵读第一首献歌,整个运动会的喧嚣都突然远逝了,我听到雨滴的声音,听到芦管在风里吹响,听到夏季树荫下的蝉鸣,闻到了雷雨...
评分我旅行所用的时间之久,旅途也很漫长。 我在第一束晨光里驱车启程,匆匆赶路,穿过茫茫世界, 在许多恒星和行星上留下车辙。 距离你自身最近的,正是最遥远的路程; 使曲调变得极其简易的途径,正是最复杂的训练。 为了来到自己的门前, 旅人必须敲开每一扇异乡的门; ...
闻中的译本。后面有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答谢词,各国版本的译本序。
评分吉檀迦利 泰戈尔/著 闻中/译
评分读了半学期的书 即便抛开闻中老师冲淡劲健的译笔不谈 几则首次面世的中文附录也有极大价值 推荐:)
评分-献歌。 -我这一生,永远是用诗歌来寻找你。 -智慧本身以及随之而来的舍离、解脱并不是终极,神爱和从神爱而生发的情味才是究竟归趣。 (附录部分真的太好了)
评分献歌,没有信仰很难代入情感。但是清新脱俗的文字却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不过要承认后面的附录看得我越来越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