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心理学 艾里希·弗洛姆 社会心理学 美国 弗洛姆 ErichFromm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近需
发表于2025-02-16
健全的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健全的社会》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的著名作品,对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状况作了有力的探索,被称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使人们与自己创造的事物、自己建立的组织、他人甚至自己都疏离开来,现代资本主义造就了“可支配的人格”,对这种趋势放任自流的结果,将是为异化力量所支配的精神失常的社会。弗洛姆提出,在理想的社会中,个人不再是达成他人目的的手段,个人的幸福是社会的核心关注点,社会的经济增长不应凌驾于个人的发展之上;在精神健全的社会中,个人应当富有创造力和责任感。
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1934年赴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先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促使人们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存在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论不服从》等。
强调融合,一元不割裂的等等……猜测作者偏爱道家老子……人要骚起来啊,只要是真骚,来自生活切实的体验,而像个机器人一样被输入代码编程的可就很无聊了。
评分对于人痛苦的矛盾来源分析直击心灵
评分读多了拉康派精神分析再读人本主义就感觉十分鸡汤。相比于拉康的象征化意指,弗洛姆扬弃了力比多的概念,转而用生存驱力和死亡驱力来讨论人如何发展。在弗洛姆眼里我们应该实现一种犹太教意义上的爱,通过爱某一个人我爱所有邻人,我了解他,并透过他的外表触及他的本质,而非用我的外表和本质来看他,在这里弗洛姆并未跳出爱-恨的二元对立的怪圈。用我不是太高的水平看,人本主义这个词语翻译的好,至少在弗洛姆这里如此,弗洛姆的精神分析以人为本,以本论人,在我看来弗洛姆似乎某些程度上带有一定的本质主义思想,例如在父亲-母亲的意象里面他常以身体构造,比如具体的实在的菲勒斯来解释二者的本质性差异,在这点上弗洛姆似乎没跳出弗洛伊德。顺带一提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的批评更多带有早期社会主义者的踏实但不失独到的特点,让我有种莫名的回归感
评分大概不够精炼
评分从个人的精神疾病转向社会疾病,当个体的价值观和追求不符合主流时容易精神上不健康,而符合主流和集体的就属于精神健康的那一伙。这个世界充斥的思想和观念,或许小众比主流有意思的多了。
为了解决人生的困境,阿德勒强调个体生活方式的改变,弗洛姆强调社会制度的变革,因为社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原始生活方式。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可以培养人对社会的兴趣,而这种兴趣有利于人克服人对只对自己和同伴的兴趣。 不管是阿德勒还是弗洛姆,他们的思想都导...
评分一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列举人源于自身处境的五种主要需求。 首先是交往的需求。也就是和他人建立关系,摆脱孤独和不安,有点类似马斯洛说的安全需求和爱及归属感需求的结合。人为什么要寻求和他人的联系呢?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我们有前后两条路可走。...
评分在《逃避自由》一书末尾,弗洛姆曾就“健全社会”的应有面貌进行了一些探讨,不过限于篇幅未能展开。待到十五载后,他终于以一本《健全的社会》,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全面深入的探讨。因此,本书无疑是《逃避自由》的续篇。在这十五年间,外部世界变化纷纭。作者在前作中着力批...
评分弗洛姆 1954 年写的书,可以先看这个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8869430] 什么是 humanities?虽然我学 digital humanities,但对第二个单词的含义仍然不是很确定。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性?这本书中给了解释:人是可以说「我」,并知道自己是...
评分为了解决人生的困境,阿德勒强调个体生活方式的改变,弗洛姆强调社会制度的变革,因为社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原始生活方式。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可以培养人对社会的兴趣,而这种兴趣有利于人克服人对只对自己和同伴的兴趣。 不管是阿德勒还是弗洛姆,他们的思想都导...
健全的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