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的哲学”系列中一种。齐泽克在书中探讨了“事件”一词的概念,以深入浅出的平易文字阐释了与哲学层面与“事件”相关的义理。齐泽克将带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定义理解“事件”一词,并着重强调了很多基础的问题。书中援引从柏拉图到当代艺术的诸多事例,是大众普及类的哲学读物。
“如果马克思·韦伯还活着的话,会写一部《资本主义与佛教精神》”。齐泽克在《事件》里详细地批判了禅宗的意识形态,并把它看作资本主义的重要补充。当然,我们对他说的禅宗是不是“正宗”并不需要太在意,齐泽克最为关注的是宗教如何意识形态利用,他讨论的是存在于大众文化...
齐泽克是真诚的,我们经历事件的转捩之后还必须经历事件的撤销。这同样适用于齐泽克自己,尤其那惯常出现的文本结尾的“好好注意”,当齐泽克说注意政治时,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他所说的注意本身。世界成为一个文本,一切都经历着解读,而这种解读多少是寓言论的,真实寓言与现象表征只有一纸之隔。而寓言性解读需要动力需要预设或需要在场,寓言带来他者构成世界的对立或否弃,但我们居住在世界,尽管居住在死亡之中。寓言的问题不在于能够走出,而关键在于还要走回。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一个笑话,不仅意指洞明真相的睿智同样意指自身的无力。
评分五星 对把‘’地铁上的哲学‘’ 理解为简单易懂的连岳杂文的文青受众的纠正
评分对“自我”的分析挺精彩的,尤其是对脑科学还原论的批评和对佛教“无我”的批评。
评分影评人齐老师。
评分其实我最开始是很不屑齐泽克的东西的,因为觉得他是在处理一些低层面的事物,或者说我当时不屑的是他针对的问题层面。但是最近觉得,可能真的像我一个师兄说的那样:你高贵的希望与绝望之间其实只差一次治安拘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