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事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出品人:
页数:225
译者:王师
出版时间:2016-3
价格:3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157617
丛书系列:地铁上的哲学
图书标签:
  • 哲学
  • 齐泽克
  • 精神分析
  • 心理学
  • 文化研究
  • 社会学
  • 斯洛文尼亚
  • 齐泽克著作集
  • 事件
  • 纪实
  • 历史
  • 社会
  • 新闻
  • 调查
  • 纪事
  • 发生
  • 过程
  • 转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地铁上的哲学”系列中一种。齐泽克在书中探讨了“事件”一词的概念,以深入浅出的平易文字阐释了与哲学层面与“事件”相关的义理。齐泽克将带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定义理解“事件”一词,并着重强调了很多基础的问题。书中援引从柏拉图到当代艺术的诸多事例,是大众普及类的哲学读物。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启程:转捩中的事件
第一站:架构、重构与建构
第二站 幸福之过
第三站 自然化的佛教
第四站 哲学三事件
节点4.1 ——真理令人痛苦
节点4.2——事件性的自我
节点4.3——错误出真知
第五站:精神分析三事件
节点5.1——实在:直面事物
节点5.2——象征:新的和谐
节点5.3——想象:三声响
第六站 事件的撤销
终点站 “好好注意!”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1. 齐泽克纵横捭阖,几乎无所不涉,不过看这种书,并不一定接受其最终(或许是强加的“突然”的)结论,而应更看重其展开过程,如果你不真诚,完全可以用自己喜爱的对象添进他的过程,最后推向你所愿想的结论。就过程的展开来说,在诸如《视见之差》中要更为完备,这只是本小书...  

用户评价

评分

入门书,老梗有点多~ 齐泽克信手拈来用自己那些烂熟的例子诠释了“事件“的内涵。。。 反佛教的部分值得一读,主体性生成的一刹那,这本身就是事件,取消这种主体性是一种逃避,这恰恰与全球资本主义激烈的同质化进程相共谋。若要达成“事件”,只有不断生成新的异质性主体、破坏已有的象征秩序才对。。。

评分

我这个智商基本告别当代理论勒

评分

其实我最开始是很不屑齐泽克的东西的,因为觉得他是在处理一些低层面的事物,或者说我当时不屑的是他针对的问题层面。但是最近觉得,可能真的像我一个师兄说的那样:你高贵的希望与绝望之间其实只差一次治安拘留。

评分

还是在地铁上读完了。以事件为题,感觉齐泽克仍落脚在对当下一些社会观念的分析与批判,在拉康精神分析以及黑格尔、弗洛伊德、德勒兹等人的框架内,审视神学、爱情、政治、犯罪、量子力学、佛教无我、资本主义全球化…完成了从堕入到回溯到撤销的重构,在我看来是一种对人类认知结构的重述,尽管不少地方有些跳跃,但齐泽克强烈的发散性思考给予了行文丰富的刺激点,读得很爽。比较喜欢对幻想架构、自我不能还原和回溯性塑造的论述。洞见不少,比如“正在消失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或“恐怖的暴行与真正诗性的精神如影随形”

评分

齐泽克是真诚的,我们经历事件的转捩之后还必须经历事件的撤销。这同样适用于齐泽克自己,尤其那惯常出现的文本结尾的“好好注意”,当齐泽克说注意政治时,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他所说的注意本身。世界成为一个文本,一切都经历着解读,而这种解读多少是寓言论的,真实寓言与现象表征只有一纸之隔。而寓言性解读需要动力需要预设或需要在场,寓言带来他者构成世界的对立或否弃,但我们居住在世界,尽管居住在死亡之中。寓言的问题不在于能够走出,而关键在于还要走回。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一个笑话,不仅意指洞明真相的睿智同样意指自身的无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