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文世界最为人熟知的福柯作品,自1999年出版以来已售出十余万册。
罗兰·巴尔特说,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断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作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疯癫当作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它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20 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叛性的法国思想家。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职。1970 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直至去世。
福柯的大多数研究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由此开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从而激烈地批判现代理性话语;同时,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饱含激情,这也是他在欧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扉页上,福柯创作这篇作品也就是他的博士论文是在一九六四年左右,在当时几经修改出现了缩写本,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并且广受好评。要了解福柯的思想或者做一个全面的概括的提升是不可能的,这本书我看过两遍,看完仍旧在很多地方都认识的模...
评分 评分本书与其说是疯癫的历史,不如说是人性的历史。 疯人,从古至今,其都属于被抛弃的一类人。疯癫如何形成,原因纷繁复杂,但与道德无关。前几个世纪的人总认为疯人的发疯与其道德感的丧失联系密切,把他/她们归为道德沦丧之流。 “理性”的人会把疯人当作...
评分 评分疯癫与文明【法】米歇尔福柯 “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帕斯卡 四种疯癫:浪漫化的疯癫;狂妄自大的疯癫;正义惩罚的疯癫;绝望情欲的疯癫(P24-26) 在堕落之前,傲慢是人类犯下的罪孽。自堕落之后,游手好闲是人类傲慢的最极端...
理性尝试解释疯癫,但理性需要证明自身的合理性。
评分彼之身躯,化学容器; 汝之癫狂,恐惧以偿。 尘世至尊,唯理性者。 迷途谵妄,矛盾自救, 吉尔庄园,陶然世外。 制服疯癫,自然状态。 麻疯肆虐,医学持道。 沉迷书斋,亦复癫狂。 死生继替,疯人院陨。
评分这个英文节译本为什么还要出?除了引起误解还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直接去读全译本?
评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用愚人船把疯子放逐,认为疯癫可能超越理性比如唐吉诃德。启蒙主义盛行的古典时期,人们把疯子关进疯人院,还会像看动物一样观赏他们。等到了19世纪至20世纪,人们让他们从精神上自我否定
评分理性尝试解释疯癫,但理性需要证明自身的合理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