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是继先秦两汉之后,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二个经典时代,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为唐宋之际兴起的士人阶层提供了一套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曲折反映了当时即将形成以及已经形成的新型社会秩序。本书将唐宋文学放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大脉络里进行重新评估,将古文和宋诗的成就诉诸于前,并对很多唐宋文学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耳目一新的解释。历史化地把握唐宋文学成就之大要,更可见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有容乃大之特质。
吕正惠,1948年生,台湾嘉义人。台湾大学文学硕士,东吴大学文学博士。1982-2004年任教于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私立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唐诗,台湾现代文学。著作有:《杜甫与六朝诗人》、《诗圣杜甫》、《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小说与社会》、《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CD流浪记》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论李白诗歌的两大特质》和《发端于“拟古”的诗艺》两篇,多读之,有收获。
评分论文合集 后面几篇看不懂了 前面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跃然纸上 对李太白 白居易的分析也蛮有趣 对宋诗的肯定 更多是文的诗化 对宋词的评价比较独特 作者认为尽是风花雪月哈哈哈哈
评分论文合集 后面几篇看不懂了 前面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跃然纸上 对李太白 白居易的分析也蛮有趣 对宋诗的肯定 更多是文的诗化 对宋词的评价比较独特 作者认为尽是风花雪月哈哈哈哈
评分非常糟糕,本来值两星,但是这本书顶着“重估”这么大的题目,收录的都是一些零碎浅显的文章,其中既有论文,也有讲稿,并且引文多处靠转引,主要观点依据的都是傅璇琮、葛晓音等大陆学者的成果,最可气的是这些大多数谈不上严肃认真的学术研究,都只是印象式的理解、概念化的武断,此外两篇序言大言不惭地讨论文明、指斥《河殇》,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天真无脑的自信,关键是这跟全书有什么关系呢?!已经拉黑此台湾学者。这年头出书真的太随意和容易了。
评分有些是浅了点,有些是有点自鸣得意了,还有一些是只参了大陆傅、葛、钱等人的论文而未及广纳详备,自说自话起来,但写武周革命与盛唐诗风一文,称得上是别具只眼,写李白之异域生活与浅切诗风,写韩愈诗之奇趣,都有虎虎生风,戛戛独造之意态,这主要得力于他对诗歌文本的参悟,有那种与古人神游冥交而生发出来的力量(这在大陆又少见了)。写苏轼念奴娇一词,开篇就说“第一次发现,原来我的读法竟然和绝大多数人不同。但我又坚决认为,我的读法不可能错,怎么办呢?”也是很傲娇了——虽然这也见得,有时他取舍材料会有过度裁度而迁就己意的问题。最后,序论和附录里的拳拳爱国之心是可赞佩的,但我想只要稍微对眼下的中国的现状有点认知,就不能有我们已处于第三个伟大时代的门槛处的盲目乐观的……呵,对了,我们是“新时代”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