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创造的经济奇迹?

谁创造的经济奇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巫永平
出品人:
页数:303
译者:
出版时间:2017-3
价格: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873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台湾经济
  • 经济
  • 台湾
  • 经济学
  • 经济史
  • 政治经济学
  • 巫永平
  • 历史
  • 经济奇迹
  • 创造
  • 发展
  • 历史
  • 奇迹背后
  • 经济理论
  • 社会进步
  • 创新
  • 增长
  • 变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50—80年代的经济崛起为论题,综合利用大量文献资料,并访谈了多位曾亲历台湾经济腾飞的经济官僚,深入探讨了台湾经济崛起的政治根源,对诸多经济现象尤其是台湾中小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巨大成功,提出了自己的解释。

作者简介

巫永平,荷兰莱顿大学博士,首位在台湾大学注册的大陆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评论》主编。

目录信息

版权信息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序言
第一章 政府与市场:台湾经验的再解释
发展型国家理论对台湾经验的描述
本书的观点和假设
制度、官僚政治、领导力与经济政策
政权性质、政治战略、公共政策和产业结构
产业融资与产业结构
第二章 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的重建
政权重建
国际环境:独特的地缘政治关系
建立公共部门
国民党政权的任务与目标
经济官僚机构:组织、人员和意识形态
“信任”在国民党官僚政治中的重要性
结论
第三章 私营部门的出现
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工业化
四大公营公司的民营化:本地资本的出现
从大陆流入的私人资本
结论
第四章 公营与民营大企业的关系(1950—1960)
国民党实现经济任务和目标的战略
政府可利用的工具和资源
政府和大企业密切关系的形成
结论
第五章 转向出口:鼓励还是不鼓励?
结束战时经济和转向出口
台湾中华开发公司的建立
唐荣铁工厂:一个产业政策成功的例子
结论
第六章 出口导向工业化(1961—1975):中小企业的成功
美援的逐步缩减及其影响
国民党的生存战略
变化中的经济官僚机构:制度性分权
银行与民营部门关系
三重产业结构的发展
结论
第七章 产业升级(1976—1985):一个新承诺?
国民党的主要挑战和应对
经济官僚机构
转型中的政府与民营企业关系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
公有企业与产业结构
结论
第八章 政府、市场与中小企业的出口奇迹
中小企业的作用
台湾政府的中小企业政策
政府的政治策略、公共政策、市场环境和中小企业
社会产品、国际联系与中小企业的成功
结论
第九章 结论
台湾的工业化:政府与市场关系
台湾案例和比较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观点明确,论述详细,连参考文献都好厚,并从实际出发指出国际上一些观点不足,对产业政策、市场、领导力、国企等方面都有论述,甚至连历史都写得详实生动。没选巫老师作导师真是遗憾,但可能选了会很难毕业吧……哈哈……

评分

了解战后台湾经济变迁的必读书。

评分

意外得到一个不同以往的蒋经国形象,所谓苏联的烙印,不懂经济所以更不信任经济官员,坚持基本物资的低价。 至于台湾那种以公有企业垄断上游资源反而促使中小企业只有以出口为生存之道,其实也就是改开以后中国经济的模式,直到本届政府上台才开始有明显的转变。

评分

4.5星

评分

意外得到一个不同以往的蒋经国形象,所谓苏联的烙印,不懂经济所以更不信任经济官员,坚持基本物资的低价。 至于台湾那种以公有企业垄断上游资源反而促使中小企业只有以出口为生存之道,其实也就是改开以后中国经济的模式,直到本届政府上台才开始有明显的转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