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从《史记》到陶渊明

中国古代文学:从《史记》到陶渊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日] 白川静
出品人:后浪
页数:312
译者:曹珺红
出版时间:2018-12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0109676
丛书系列:白川静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
  • 白川静
  • 海外中国研究
  • 文学史
  • 古典文学
  • 日本
  • 中国古代
  • 后浪
  • 中国古代文学
  • 先秦文学
  • 汉代文学
  • 魏晋南北朝文学
  • 陶渊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文字学家、汉学家白川静代表作

以深厚的文字学功底与考据功力、严谨而细腻的风格

勾勒出中国古代努力把握命运的士人群像

◎ 编辑推荐

☆ 从文字的解读与分析入手,结合考古学、文字学的发展路向,力求还原鲜活的古代世界。

☆ 比较文学的视角,结合民俗学与宗教学的分析方法,开辟了古代诗歌研究的新途径,给我们无穷的启发和遐想。

☆ 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使古文字研究极具迷人生动的现代色彩。

◎ 内容简介

本书为日本文字学家、汉学家白川静(1910—2006)代表作《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二部,述及西汉初期到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文学史,涉及司马迁、汉赋与乐府、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陶渊明、谢灵运等文学派别与文学家。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字学功底与考据功力,加之日本学者严谨而细腻的风格,遂使本书常发他人所不能道,视角独特,见解深刻。作者从《史记》中的“天道是耶非耶”一句入手,将其作为理解西汉至南北朝之间企图摆脱国家羁绊、拒绝埋没于体制的“士人”精神的锁钥,勾勒出中国古代士人努力把握命运、遵循自然情感而生的人文群像。

《中国古代文学》是白川静研究中国上古至南北朝时期文学的普及性著作。其书被日本中央公论新社收入文库丛书,是面向一般读者而不做艰深学术分析的著作。原书承接白川静性质类似的著作《中国神话》,共分《从神话到楚辞》《从〈史记〉到陶渊明》两册;我们此次引介,亦分两册献给华语读者。

作者简介

白川静(1910—2006),日本著名汉学家、汉字学者,曾担任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长,因在中国古代文化与汉字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获文化功劳奖、瑞宝章、每日出版文化奖、菊池宽奖、朝日奖等多项重要荣誉,在日本有“现代最后的硕学”的美誉。代表作有《字统》《字 训》《甲骨文的世界》《金文的世界》《说文新义》《汉字的世界》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民俗》《孔子传》《诗经的世界》等。

白川静先生在1984年获毎日出版文化奖特別奖,1991年获菊池宽奖,1996年获朝日奖和京都府文化特別功劳奖,1998年获文化功劳者,1999年获二等瑞宝章,2001年获第八回井上靖文化奖,2004年获文化勋章。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史记》的世界
一 关于命运
二 司马迁父子
三 《史记》的文章
四 遗失的本纪
第二章 辞赋文学
一 辞与赋
二 悲歌的系谱
三 宫廷赋
四 政治与文学
第三章 乐府与古诗
一 歌谣复兴
二 民众的歌谣
三 乐府的发展
四 《古诗十九首》
第四章 创作诗的萌芽
一 前汉的故事与歌谣
二 有由缘的歌谣
三 悲愤诗与胡笳十八拍
第五章 建安文学
一 建安时代
二 三曹的文学
三 建安七子
第六章 正始和太康
一 清谈之风
二 阮籍的咏怀诗
三 嵇康与七贤
四 太康文学
第七章 陶渊明与谢灵运
一 江南之地
二 归去来之人
三 桃花源记
四 谢灵运与山水诗
第八章 士人与文学
一 客与士
二 文学史上的诸问题
三 比较文学的诸问题
参考文献
后 记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白川静是日本著名汉学家,毕生致力于汉字学、金石学、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他对学问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的白川研究室每晚总是灯火通明到十一点。在做学问这件事情上,他的名言是,学者80岁以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 白川静在67岁时编定的《中国文学史》,是集合其中国...  

用户评价

评分

白川静的写法打通了史料和诗歌作品,语言流畅甚至部分段落颇有文采,有一种和当时士人休戚与共的感同身受,这的确是西方汉学家无法企及的。但到底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入门书籍,仅有助于理出中国古典诗词形式演变的脉络及其社会背景轮廓,没有更深入的分析,和日本诗歌的比较也浅尝辄止。如果是有一定积累的读者,会觉得没什么启发和新意。

评分

初中读品中文人时就特别稀罕陶陶 然后看了这本书 更爱他了 哈哈哈哈

评分

显然,白川静对文学评论的撰写也有自己的出发点,两本书的故事性更强,在文言文和白话之间的转切得当,有时候还有些语言上的幽默调侃,所以读起来并不费劲;当然,很多不认识的字增加了阅读难度。但有点遗憾的是,这样两部着重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评论研究,只是点对点地提出作者就某一个文学特征/文学事件/文学结构做出的分析,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的贯穿感,所以副标题“从神话到楚辞”“从《史记》到陶渊明”也并没有体现出“从……到……”的连接感,只是刚好说到此处,便由此展开。

评分

比从神话到楚辞那本好一些

评分

所谓的埋木出穗,即是用游离粘连的结构主义统辖文学史中的「命运」主题,这么写连司马迁都伯罗奔尼撒起来了X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