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曆史 奧斯曼帝國 土耳其 土耳其史 世界曆史 世界史 曆史文化 近代史
发表于2025-02-16
奧斯曼帝國六百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內容簡介】
奧斯曼帝國六百年,是三百年的強盛加上三百年的衰落的故事。它是一個地跨歐亞非的龐大帝國、世界的十字路口,國運興衰牽動瞭世界曆史的走嚮。
土耳其人的祖先來自中亞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們遷徙到亞洲的最西端,在此建立瞭自己的國傢。土耳其人擁有草原民族一貫的淩厲作風,而他們的靈活與包容則在那個時代獨樹一幟。僅僅經過三位開國蘇丹的勵精圖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國”自立,在歐洲留下戰無不勝的威名。
1453年徵服者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蘇萊曼大帝陳兵維也納城下——鼎盛時代的奧斯曼帝國,為歐亞大陸的政治地圖帶來瞭史無前例的衝擊。在歐洲,奧斯曼帝國在拜占庭帝國的廢墟上建起新的繁榮,被湯因比稱為“羅馬帝國的第五次復興”;在亞洲,它再現阿拉伯帝國的輝煌,帶領伊斯蘭世界迴歸瞭團結與強盛。這一切,使得奧斯曼帝國在那個帝國時代無往不利,成為“三洲兩海、東方西方、世界中心伊斯坦布爾的主人”。
隨著世界現代的降臨,奧斯曼帝國卻落後瞭。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傢站上曆史變革的潮頭,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國、拿破侖帝國、大英帝國,與東方強權奧斯曼發生不可避免的碰撞。1683年奧斯曼軍隊再度圍攻維也納遭遇慘敗,從此,“勝利”愈發成為一種奢望:奧斯曼帝國在軍事、製度、科技上都被歐洲趕超瞭。帝國嘗試過種種維新道路,新與舊的交鋒異常殘酷,一些大臣甚至蘇丹為瞭改革事業獻齣瞭生命。
帝國的改革亦步亦趨,而世界近代的帝國主義爭奪和民族獨立運動卻來得無比迅猛。1821年,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希臘爆發獨立戰爭;同時期的埃及也自立門戶。此後,從奧斯曼帝國的巴爾乾、中東和非洲領土上陸續分裂齣二十多個國傢。其中很多國傢迅速淪為英國、法國、俄羅斯等歐洲列強的殖民地。最終,奧斯曼帝國本身也在“一戰”戰敗後傾覆。六百年世界帝國的曆史成瞭被人懷念、嘆惋的過去,而現代土耳其以一個共和國的麵貌開啓瞭新的篇章。
在土耳其的跌宕國運中,中國讀者能找得到祖國的影子,也找得到很多國際現狀的根源。那段帝國時代是歐亞兩洲,乃至整個世界近代不可磨滅、無法迴避的曆史記憶。
【編輯推薦】
1. 奧斯曼帝國史,即土耳其的古代、近代史,是我們瞭解世界近現代變遷必不可少、又常常忽略的一塊拼圖。奧斯曼帝國的國運興衰,強時稱霸歐洲,弱時被歐洲趕超、欺淩,加上地處“世界的十字路口”,使得土耳其成為理解近代全球力量變遷絕好窗口。從這裏,你在瞭解土耳其自身的同時,也將從另一個視角理解現代歐洲和現代中東的形成。
2. 曆史讀者的感官盛宴!本書作者曾受著名曆史學傢阿諾德•湯因比的稱贊,說作者兼為“形象刻畫的大師”和“敘事寫作的大師”。《奧斯曼帝國六百年》作為作者的生涯收官之作,完美詮釋作者的大師文筆。傲視歐亞群雄的偉大蘇丹,被守舊勢力燒死在塔樓中的維新大臣……洋洋灑灑的奧斯曼曆史,在作者的筆下鮮活起來。
3. 土耳其時政局勢動蕩,牽動歐亞兩洲乃至全世界的神經。這個地處歐洲和伊斯蘭世界之交,背負數百年奧斯曼帝國傳統的國傢,為何如此重要?這部奧斯曼帝國通史將給你答案。
4. 土耳其旅遊訪古、感受風情的必備讀物。土耳其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國度,國際旅遊的熱門目的地。這本書讓你不再對土耳其一無所知,你將對伊斯坦布爾的街巷、伊茲密爾的古城、地中海岸的秀麗風光都有不一樣的親切。
5. 你是否是諾奬作傢奧爾罕•帕慕剋的粉絲?那麼《奧斯曼帝國六百年》也將讓你一見如故!這是《我的名字叫紅》《伊斯坦布爾》《白色城堡》等書背後的曆史布景。
6. 土耳其與中國同為亞洲文明古國,到瞭近代又一同淪為歐洲主導的世界現代化大潮中的落後被欺者。近代的土耳其史稱“西亞病夫”。是什麼導緻瞭中土兩國的相似命運?瞭解土耳其的曆史命運,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近現代世界。
帕特裏剋·貝爾福,(1904—1976)第三任金洛斯男爵,蘇格蘭曆史學傢、作傢、記者。
1925年,貝爾福從牛津大學曆史係畢業,隨後開始瞭記者和專欄作者生涯。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貝爾福作為貴族子弟,加入瞭英國皇傢空軍,在情報部門工作。1944年到1947年,貝爾福赴英國駐開羅使館任職,總管宣傳部門,從此開啓瞭他與中東、土耳其的不解之緣。
1947年之後,貝爾福迴到自由職業。終其一生,貝爾福不是在倫敦居住,便是在中東遊曆,成為中東事務和曆史的專傢。1952年,貝爾福受英國政府委托,寫作瞭一部經典而極富爭議的土耳其國父傳記,即《阿塔圖爾剋:一個國傢的重生》。此後他還創作瞭一係列曆史作品,包括《希臘肖像》(1956)、《埃及肖像》(1966)、《兩海之間:蘇伊士運河的建造》(1968)、《摩洛哥》(1971)、《聖索菲亞大教堂:一部君士坦丁堡的曆史》(1972)等。《奧斯曼帝國六百年》(1977)是他寫作生涯最後一本書,雕琢多年,但他生前卻沒能看到這本人生集成之作的齣版。
#奧斯曼土耳其,起始於宗教,發跡於武力,擴張於戰爭,鼎盛於包容,衰敗於經濟,沒落於體製,消亡於亂世。屹立亞歐大陸六百年的大帝國,無數充斥著血肉的曆史,在文字中簡簡單單翻過,讓人感慨萬韆。 2019.8.18淩晨1:44,七十萬字,我讀完瞭。
評分翻譯流暢,推薦。紙質一般,有錯字。
評分不得不直說……七十年代的英國作者,現在看來,無論基本單一政治+軍事史的視野,還是暗搓搓的老牌帝國主義視角,都已經有些過時。然而問題就是,還沒有比它質量更高,或者譯文更好的奧斯曼帝國相關譯著。颱灣翻譯的三捲本《鄂圖曼帝國》,似乎圈子裏已經吐槽很多瞭。特彆想說的還是,四羅來的譯者處理專名本領似乎很不錯,至少問題已經非常少瞭。但有一個前提,就是,書裏各種語言,看括號中的拉丁字母,應該都已經統一用一種標音方式轉寫過瞭,而非各民族語言的標準轉寫。而轉寫原則是什麼?譯者和中文版齣版者有什麼可以交待的?抱歉,一律付之闕如。這一點委實讓人不開心。
評分4.5;前半本輝煌流麗,後半部陷於寫史流水賬+擁英視角,總體可讀,尤配以地圖國界變遷+周邊國興衰蔚為壯觀。發源遊牧,具齣色軍事能力,東徵西伐擴大版圖,緩慢滲透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陷落後東方開始碾壓西方,成為聯結歐亞的貿易中心,稱霸海陸,是罕見的政教閤一的神權國傢(對比軌跡接近的天朝,可參照齣宗教信仰對穩固政權的凝結性),難得的是亦能兼容並蓄,包容多元文化/宗教,保護人文藝術,蘇萊曼時期達至巔峰。每個王朝的衰落亦驚人相似,各種內訌、腐敗大傷元氣,君主排斥改革、保守專政;而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殖民擴張+俄羅斯的崛起,衰朽帝國成為製衡(歐/俄)砝碼得以苟延,各附屬國紛紛獨立(可側麵瞭解希臘波蘭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埃及等國的血淚史),對亞美尼亞的殘忍屠殺震驚世人,一戰火焰終於焚毀瞭這個曾經榮耀的泱泱大國。
評分作為譯者,就不自賣自誇瞭,著重說一下原作者和齣版方。根據我有限的經驗,我最喜歡讀英國人寫的文字。本書原作者是英國貴族,果然也沒讓我失望,不疾不徐地帶著讀者講故事,待你迴過神來,已經讀完瞭一個帝國六百年的曆史。齣版方更是給瞭我驚喜,編輯、設計十分給力,精彩的配圖為這本書增色許多(英文原著配圖不多,而且不甚清晰);特彆是捲首的地圖,是我們理解這個略顯陌生的國度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當前的嚴監管環境下,做成這樣一張地圖,想必花費瞭編輯大量的精力(評論裏有一位朋友說沒有地圖,不知道是何緣由)。最後鳴謝我的朋友羅聞兄,他提供的照片十分精彩,讓人忍不住也想放下書捲,用自己的雙腳再次丈量一下書中的土耳其。
19读书计划十三之《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在往返土耳其的航班上和出差几天勉强翻完了这本七百多页的大部头。书太厚了,奥斯曼每年的征战历史都有描述记载,说是翻完,很多章节直接跳过了。 1、奥斯曼建国脉络: 1)6世纪突厥人从现在蒙古西迁至中亚 2)8世纪突厥人被阿拉伯人统...
評分读完《奥斯曼帝国1299-1923》后再读这本,轻松很多。两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着重描述奥斯曼帝国与外部世界如何通过战争或外交方式的联结,后者更着重于奥斯曼帝国内部宗教、法律、行政、军事、经济体系的建构上,并对历代苏丹的功过进行了评价。 奥斯曼帝国的建国、称霸历...
評分这本跟字典一样的书,终于被我看完了。作为我十字军东征系列的衍生读物,这本书看的很出戏,出戏的原因是和十字军东征这个主题相比,奥斯曼帝国的兴衰是个更加值得研究,更加宏伟的主题。 和一系列XX史一样,读这类书需要耐心和消化,因为大量你不熟悉的人物,制度,环境都对你...
評分出浅入深的好书,生动介绍各重要君主和战争外,还有大量讲述政治社会情况的段落。 奥斯曼帝国在强势君主/苏丹的有力整合下,产生了四大支柱领导、军政力量高效运转的帝国机器,这是前十大苏丹成功的关键,也是其漫长衰落的根源。 前期所谓宗教自由(更多因为传统做法和宗教争斗...
評分1922年11月,当穆罕默德六世被废除,踏上流放英国轮船的那一刻,他一定如同1912年被赶下皇位的爱新觉罗·傅仪走出紫禁城的那一刻:茫然 - 何去何从;无奈 - 身不由己;哀叹 - 故国不再;绝望 - 生死无谓。 在他们的身后,是一个已然倒塌的帝国 - 相比清朝1616 - 1912 近三百年...
奧斯曼帝國六百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