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事》探讨生存与生活的对峙问题,也体现夏目漱石对“顺应自然”的极致追求。只有在面临生命的挣扎之后,才能真正走在不受压抑的自然道路上,热切而真实地为自由而活。
没有工作的长井代助,过着远离社会的自由日子。对他而言,只要不是以本能为目的的行为,全都是堕落的不道德行为。年轻时他基于朋友道义,将心爱的三千代让给好友平冈。孰料平冈事业失败,让三人再度相会。代助发现自己仍深爱着三千代,决心挽回昔日过错。
代助不愿像平冈只为谋生而劳动,更鄙视受儒家道德洗礼、却沦落成为权势商人的父亲。但是为了与三千代长相厮守,他抛开十几年来安逸和谐的生活,不顾周遭人的批判与唾弃,走到大太阳底下,到处奔波劳动……
【日】夏目漱石
本名夏目金之助,1867年出生于东京。自少年时期接受汉学教育,33岁时赴英国留学,接受西方文化熏陶,对于东西方文学皆有极深造诣。
1905年,夏目漱石于《杜鹃》杂志连载《我是猫》,于文坛崭露头角,翌年则开始发表《少爷》《草枕》等名著。他擅于个人心理的精细描写,为后代私小说风气之先驱,并且树立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里程碑,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
译者 章蓓蕾
又名立场宽子,政大新闻系毕业,1981年起定居日本,曾任“江户东京博物馆”义务解说员,现专事翻译。译作有《三四郎》《后来的事》和《门》。
文学大师的作品就是不一般,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确实能读出经典的味道来,日本发行的千元钞票票面上有他的头像,对于一个文学作家来说,头像能够印到钞票上,确实是破天荒了不起的事。 《后来的事》这本书是夏目漱石描写爱情的文学经典 ,也是日本国民心中永远的经典...
评分读完这本书,正是初秋的傍晚。起身拉开遮挡阳光的纱帘,室外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心里还飘散着代助最后在惶惶中寻找“职业”的身影,仿佛刚看到他起身,走出家门,还不知道接下来要怎样。感叹夏目漱石的精巧布局:假如要写成长篇,继续写下去就可以了。如果是做一个中篇,就先写...
评分夏目漱石一生中真正从事文学创作的大概也就十年左右,而在这十年间他创作出的作品数量不算少,但是文字的总量其实并不很多。而夏目漱石之所以在日本成了“国民”级的大作家,应该说既不是靠小说的数量,也不是靠文字的多寡(鲁迅的小说也就《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评分 评分对《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若不讨厌的话,相信您会理解这部作品中的三千代。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直子的原型正是三千代。 与《三四郎》的暧昧和其后《门》的抑郁相比,《后来的事》明显更明亮,丰满得多得多。视角上,前作中围绕三四郎一人的思考和对话让人读着时...
夏目漱石
评分第三个译本,百合铃兰幽谧的绝望,”代助在百合里看到纯净无垢的人生,这种人生表面和本质上,都看不到贪欲、利害得失以及压抑自我的道德。在这种自由如云、自然如水的人生里,处处充满极乐,因此万事也都完美无缺。”脑袋在旋转的世界里烧掉了……夏目漱石在我心中日本文学第一人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评分拉扯八九年才看完的书。 世界即监狱他人即地狱,字里行间的厌世。拒绝任何意志行动,顺着自身的自然任凭生活漂流,却总是要和其他意志体碰撞。 即便是和三千代的关系,最美好的状态也是与三千代及其兄长自然而然相处的那段时光,出于同样的不希望动用意志不希望自我卷入不希望承担后果的原因,顺水推舟地把三千代推给了平冈 人一旦起心动念都是万般皆苦。
评分没想到夏目漱石已经逝世一百多年了!读过基本他的书,觉得非常有趣呢,最喜欢《哥儿》了。 看来学生都一样,只看到了老师的悠闲,就向往和老师一样悠闲度日。 父亲心里理所应当认为儿女属于自己这个太阳系,他当然有权利支配儿女按照那条轨道运行。 “外界毫不起眼的事物经常带给代助异常深刻的刺激,反应过于激烈时,甚至连晴空的日光反射都会令他难以忍受”
评分是我们这种人最隐秘的一种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