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法] 托克维尔
出品人:
页数:192
译者:范一亭
出版时间:2013-10
价格:26.8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4364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旧制度与大革命
  • 托克维尔
  • 历史
  • 社会学
  • 译林出版社
  • 法国
  • 社会
  • 新译本
  • 旧制度
  • 法国革命
  • 历史研究
  • 社会变迁
  • 政治变革
  • 启蒙思想
  • 革命时期
  • 法国历史
  • 制度分析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全国都在争相阅读的书

一本高层和精英人士都爱不释手的书

它是历史,更是思考

它是回顾,也是前瞻

1、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岐山多次推荐,专家和读者广泛认可。

2、读者群体广泛,通俗易懂,是不可多得的畅销常销的史学著作。

3、精装工艺,平装价格,译文传神,忠实原著,更适合读者阅读典藏。

《旧制度与大革命》出版时,作者对此书的命运忧心忡忡,他写信给妻子说:“我这本书的思想不会讨好任何人:正统保皇派会在这里看到一幅旧制度和王室的糟糕画像,虔诚的教徒……会看到一幅不利于教会的画像,革命家会看到一幅对革命的华丽外衣不感兴趣的画像;只有自由的朋友们爱读这本书,但其人数屈指可数。”

本书写于1851 年到1856 年之间。当时的法国正处在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建立和巩固第二帝国的时代,信奉自由主义的托克维尔对此悲观失望,成为“国内流亡者”。这本书就是在这个政治大变动时期酝酿成熟的,其中浸透着对法国制度和命运的深沉思考。

作者简介

托克维尔,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1838年托克维尔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定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出任立宪大会副主席和外交部长。

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逐渐从政治舞台淡出,主要从事历史研究和著述。其代表性作品有:《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

目录信息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卷
第1 章 大革命爆发之际关于它的各种争议/ 3
第2 章  一些人的错误推测:大革命最根本和最终的目标并非破
坏宗教权威和削弱政治权威/ 8
第3 章  法国大革命既是政治革命,又是过程相同的宗教革命,
原因何在?/ 13
第4 章  同样的旧制度如何几乎在全欧洲得以建立,又如何在
各地土崩瓦解?/ 17
第5 章 法国大革命的成就究竟何在?/ 22
第二卷
第1 章  与其他国家相比,法国的封建特权更加受到人民憎恨的
原因/ 27
第2 章 “ 中央集权”并非如一些人所言是大革命或帝制的产物,
而是旧制度的产物/ 36
第3 章 如今所谓的“行政监护权”实则源自一项旧制度/ 44
第4 章 行政法院与官员担保制度均出自旧体制/ 53
第5 章  中央集权制度如何侵入旧的权力体系, 对后者未加破
坏却能取而代之?/ 57
第6 章 关于旧制度下的官僚作风与行事习惯/ 60
第7 章  为何欧洲诸国当中唯有法国的首都远比外省强势并能
更全面地掌控整个国家?/ 69
第8 章 当时在欧洲,法国民众彼此间的相似度最高/ 74
第9 章  这些法国人既然如此相似,为何又极端地分裂成小团
体,彼此疏离而又冷漠/ 78
第10 章 造成旧制度毁灭的一切弊病为何源自政治自由的破坏
与阶级间的隔阂/ 91
第11 章 论旧制度下的所谓自由及其对大革命的影响/ 101
第12 章 文明进步之下,18 世纪法国农民的生活条件为何有时
竟然比13 世纪更糟?/ 111
第13 章 18 世纪中叶,文人如何成了法国的政治领袖,
及其影响/ 126
第14 章 不敬上帝的思想如何成为18 世纪法国普遍占统治地位
的热情,又如何影响到大革命的本色/ 135
第15 章 法国人如何追求改革胜过自由/ 143
第16 章 路易十六的统治乃是旧王权制度下最繁荣的时代,这
种繁荣如何本质上加速了大革命的爆发/ 154
第17 章 减轻民众的重负如何竟激起了反叛/ 164
第18 章 帮助政府完成对民众施行革命教育的若干措施/ 171
第19 章 政府的大变革如何爆发于政治革命之前,以及由此产
生的后果/ 175
第20 章 大革命如何必然从前述状况中爆发/ 18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师兄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小书,开学这两周断断续续翻了一遍。热读热议的浮夸着的喧哗并不能给作品带来经典的光环,历史与现实轮回般的相似也不能说明它的伟大,只是当那以往世代幽微的烛火或多或少照亮了今日眼前的混沌时,折服而击节赞叹便很自然了。 推荐这本书时,人...  

评分

评分

前言 这篇前言主要说的一个问题,即专制与个人道德,尤其是公共道德的问题。专制推动狭隘的个人主义,使人们彼此隔绝,专制与平等的结合,将使心灵与精神的普遍水准不断下降,而只有自由才能造就伟大的公民 第一编 第一章 大革命爆发之际,人们对它的评论歧异 大革命爆发之前...  

评分

前言 这篇前言主要说的一个问题,即专制与个人道德,尤其是公共道德的问题。专制推动狭隘的个人主义,使人们彼此隔绝,专制与平等的结合,将使心灵与精神的普遍水准不断下降,而只有自由才能造就伟大的公民 第一编 第一章 大革命爆发之际,人们对它的评论歧异 大革命爆发之前...  

评分

前言 这篇前言主要说的一个问题,即专制与个人道德,尤其是公共道德的问题。专制推动狭隘的个人主义,使人们彼此隔绝,专制与平等的结合,将使心灵与精神的普遍水准不断下降,而只有自由才能造就伟大的公民 第一编 第一章 大革命爆发之际,人们对它的评论歧异 大革命爆发之前...  

用户评价

评分

四个字简述:仅供参考。作者作为反对大革命的代表人物,从大革命的极左思潮过渡到极右思潮,举例和观点偏颇,时代特征过于明显,不适合用于引用

评分

Tocqueville有着对自由深刻而现实的理解。正如他的名言“人们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自由不只是狭隘的私人权利,而是一种类似于宗教意识的普遍性,否则,便仅仅是“民主的专制”。法国大革命是以宗教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但它最后还是没有将政治意识真正安放,于是结果只能是一场平等革命,却未能带来深远持久的自由。在Tocqueville那里,已经先于韦伯开始明白现代人的处境:自由被由启蒙理性设计出来的第二自然深深束缚着,以法国中央集权制度为代表的合理化系统将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评分

翻译得好!感谢译者,让我跟伟大思想能顺利的交流。

评分

翻译的太差了,艰涩。

评分

就像头脑风暴一样,在我一点都不了解法国大革命的情况下读的,作者的一个又一个隐喻让我觉得生涩。有很多是值得学习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