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殿堂

虚拟的殿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彭慧萍
出品人:
页数:312
译者:
出版时间:2018-5
价格:5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90859
丛书系列:北京大学艺术史丛书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宋史
  • 文化史
  • 制度史
  • 历史
  • 彭慧萍
  • 历史与记忆
  • 经典艺术
  • 虚拟现实
  • 科技幻想
  • 未来世界
  • 数字殿堂
  • 人工智能
  • 沉浸式体验
  • 元宇宙
  • 科幻小说
  • 思想实验
  • 精神空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站在宏观的历史视角,以时局变迁下南宋官制异动为经,以宫廷画师的职官迁转、调度运作、画艺薪传为纬,剖析为何宋室南渡,朝廷无法复置如同北宋翰林图画院,省舍独立的实体画院。研究结果表明,南宋由“御前画师” “非御前画师”两大模式供职宫廷,为远绍唐代,汰换北宋,孕育元、明、清宫廷绘画机构运作机制的摇篮推动者。此一运作模式,在宋亡后不断转型,由御前画师蜕变为后世对南宋实体画院制度的想象。文字古典优美,视野宏阔而目光锐利,读之恍若置身南宋。

作者简介

彭慧萍(Huiping Pang),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博士,斯坦福大学艺术史博士,Smithsonian Institution博士后,现任职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曾于Artibus Asiae、 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 Ming Studies等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数十篇学术文章。研究方向为宋元明清书画史、宫廷政治制度史。代表著作涉及辽金番马画、徽宗政治与天变、锦衣卫贪污案,以及明代宫廷查抄案。

目录信息

序 / 001
第一章 乾坤翻覆:汴宋皇城倒塌之后 / 001
第一节 无省舍院址:无法寻觅南宋画院院址 / 006
第二节 阙复置记录:历史时机中南宋画院应该复置却错过良机 / 013
第三节 无编制层级:南宋中央官制机构未见画院编制于何处 / 024
第四节 无科层结构:南宋宫廷画师官称职衔之结构紊乱 / 035
小 结 南渡生变 / 041
第二章 官制变迁:南渡后内侍省、翰林院、翰林子局命运各变 / 045
第一节 内侍省:南渡后三省六部大肆裁并,内侍省1160年遭致罢撤 / 047
第二节 翰林院:南渡后翰林院下挂诸艺局已有挂牌虚实之别 / 052
第三节 画院职事:北宋画院承担之职事,南渡后遭瓜分侵夺 / 054
第四节 朝臣降压:娱乐性、消费性艺局南渡后遭谏阻鞑阀 / 059
小 结 历史涡流 / 068
第三章 供职模式:南宋宫廷画师之隶属职局 / 073
第一节 复职于何处:所谓宣和南渡,绍兴间复官者均非复职于画院 / 075
第二节 散隶的供职:南宋“非御前画师”之隶籍机构散置诸处 / 076
第三节 轮值的精英:南宋“御前画师”之轮值模式 / 091
第四章 职制流动:南宋宫廷画师之职官迁转 / 121
第一节 雀屏中选:“非御前画师”至“御前画师” / 123
第二节 南宋“御前画师”之利禄关升暨迁转调度 / 124
第三节 奉使出疆:南宋宫廷画师改秩升迁之转官新捷径 / 143
小 结 南宋宫廷画师供职模式之转型暨元、明、清后世的选择性承袭 / 148
第五章 走出宫墙:南宋宫廷画师之民间性 / 155
第一节 画家十三科:生活民间的宫廷画师术科组织与流动模式 / 157
第二节 家族班底:画家十三科各教科专业如何代代薪传 / 174
第三节 作坊合作:宫廷画师合作造画 / 179
小结 半官方、半民间的宫廷画师暨画家十三科教科组织 / 204
第六章 后世的想象:元明清后世渐次缔造南宋画院之画史形象 / 209
第一节 预设制度 / 211
第二节 变化官称 / 217
第三节 改动文本 / 218
第四节 编织叙事 / 220
第五节 臆造院址 / 220
小 结 天崩地裂之后:历史记忆与画史神话 / 222
结 论 南宋画院:宫廷画师的抽象集合体 / 225
附 图 / 235
附 表 / 241
附表一 1127—1138年间南宋朝廷之流窜记录暨宫殿建置记录 / 243
附表二 1163—1279年间有殿阁更名或翻新,但无机构职局的建置 / 262
图 目 / 265
重要参考文献 / 275
两宋年表 / 299
鸣 谢 / 30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媒体用稿,请勿转载】 随着故宫博物院2015年“《石渠宝笈》展”和去年的“千里江山展”,宋代绘画在民间又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从故宫内排队数小时的热情参观者,到微信公众号对宋画的各种推崇传播,再到中信“大师原典”推出的一系列古典美术作品的高清复原图,以及曾孜荣、...  

评分

评分

【媒体用稿,请勿转载】 随着故宫博物院2015年“《石渠宝笈》展”和去年的“千里江山展”,宋代绘画在民间又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从故宫内排队数小时的热情参观者,到微信公众号对宋画的各种推崇传播,再到中信“大师原典”推出的一系列古典美术作品的高清复原图,以及曾孜荣、...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深入浅出,从制度史角度看南宋宫廷绘画,有了新的认识

评分

重读了一遍,这书还挺好的,但问题也很多,论述过程有漏洞这个事儿至今无解。

评分

原来是说的这种“虚拟”,证无不易。

评分

★★★☆☆ 一本书都没说清楚南宋有没有画院这个问题为什么需要被讨论。与其说“后世想象”建构虚拟殿堂,不如说后世根本就懒得想象,所以没空跟作者一样用30万字研究这个问题。“后现代”的部分几乎是无中生有,作者自己建构了一个建构然后去结构它也是令人目瞪口呆。

评分

非常规范的学术专著,脉络无比清晰,叙述简洁精练,阅读体验极佳。整书篇幅不长,内容却十分丰富,史料搜罗齐全,能见出作者把学问做绝的气概,难怪一册并不厚的书能够折腾十二年。作者立足点相当明确,揭示南宋画院的“虚拟”性,条分缕析,有理有据,令人大有澄澈之感。微有瑕疵的地方在于一些附带的结论,比如“轮值模式”和“作坊合作”两节,都有发挥太过的嫌疑。具体而言,对于前者,御前画师日夜轮班究竟意义何在,各种《夜游图》是否真的能够以图证史,画师之职的自由度能有多大,是否能大到窥探皇家私人生活场景;对于后者,各个作坊合作的动机何在,激烈的竞争是否会造成影响,是否有画徒转益多师投拜不同门下,为何不能解释为后人基于“模件”思维的拼接临仿……还有得吐槽一下书里的图版和表格做得真不寻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