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增订版)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文物出版社
作者:郑岩
出品人:
页数:325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0-1
价格:CNY 110.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1047772
丛书系列:考古新视野丛书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考古
  • 魏晋南北朝史
  • 考古学
  • 魏晋南北朝
  • 历史
  • 艺术
  • 郑岩
  • 魏晋南北朝
  • 壁画墓
  • 考古学
  • 历史研究
  • 墓葬艺术
  • 中国古代史
  • 壁画艺术
  • 墓葬考古
  • 文化史
  • 艺术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墓进行了综合研究。书中所讨论的壁画取其广义,不仅包括彩绘壁画,还包括如模印画像砖壁画等使用其他材料和技术制作的壁面装饰,此外还附带讨论了装饰有画像的葬具。

上编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魏晋南北朝壁画墓进行了分区与分期,将其分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中原地区四个大区,根据资料的情况,有的大区再分为若干小区,在此基础上对有些地区的壁画墓进行分期,建立起这一时期壁画墓的基本时空框架。

下编选取典型材料,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加以分析。包括以河西地区魏晋壁画墓为例,讨论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邺城地区东魏北齐壁画墓的特征,提出“邺城规制”的概念,以考察汉唐之间壁画墓的过渡性特征;从南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入手,探讨壁画图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及其在墓葬中的功能;以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为例,观察外来文化影响下内地丧葬美术所发生的变化。本书注重对于一些新的方法加以探索和尝试。

增订版加入《北朝葬具孝子图的形式与意义》及《前朝楷模 后世之范》两文,并补记了2002年以后出土的新材料。

作者简介

郑 岩 生于山东安丘。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1988年至2003年在山东省博物馆工作。2003年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访问学者、华盛顿国家美术馆高级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客座高级研究员、哈佛大学美术与建筑史系访问学者。

主要著作有《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2002)《中国表情——文物所见古代中国人的风貌》(2004)《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2012)《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2013)《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等,合著有《山东佛教史迹——神通寺龙虎塔与小龙虎塔》(与刘善沂等合著,2005)《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与杨泓合著,2008)《庵上坊——口述、文字和图像》(与汪悦进合著,2008)等,合译有《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等。

目录信息

引论
(一)魏晋南北朝壁画墓发现与研究的简要回顾
(二)关于本书取材和研究方法的说明
上编 分区与分期
一 东北地区
(一)辽阳地区的东汉魏晋壁画墓
(二)朝阳地区的“三燕”壁画墓
二 西北地区
三 南方地区
(一)南京地区的东晋南朝壁画墓
(二)南方其他地区的东晋南朝壁画墓
四 中原地区
(一)中原地区魏晋至北魏平城时代的壁画墓
(二)洛阳地区的北魏晚期壁画墓
(三)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地区的东魏北齐壁画墓
(四)陕西、宁夏地区的西魏北周壁画墓
下编 分析与探讨
五 从魏晋壁画墓看凉州与中原的文化关系
(一)河西墓葬壁画题材的进一步分析
(二)河西壁画墓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
六 “邺城规制”初论
(一)邺城地区墓葬壁画的特征
(二)邺城地区墓葬壁画的主题
(三)邺城地区墓葬壁画的渊源
(四)“邺城规制”的影响
七 南北朝墓葬中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的含义
(一)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的象征性
(二)南昌东晋漆盘图像的启示
(三)高士图像在墓葬中的功能
八 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
(一)傅家画像石的建筑配置问题
(二)石棺与石棺床结构的意义
(三)傅家画像石图像解读
(四)傅家画像石的历史背景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北朝葬具孝子图的形式与意义
附录二 前朝楷模 后世之范——谈新发现的南京狮子冲和石子冈南朝墓竹林七贤壁画
增订版补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汉代壁画墓(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墓为代表), 1)在内容和形式上是个发明与试验的大时代,一切关于死亡后的想象世界都可以表现在墓葬中,包括对墓主生平的回顾、为死后生活准备的衣食和享乐活动、表现道德伦理的孝子烈女故事、象征天命的祥瑞、对神仙世界的描绘等。十分庞大...  

评分

我不知道博士论文的之类是否可以用标题所述的标准来衡量。我读这本书是从第7节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的讨论开始的,作者对南昌漆盘图的精妙阐释足见功力,并籍此材料流畅地完成了思维体操一般的三段论阐释,令人拍案。 这一个案的精妙解释赖于:1-4节分区综述的详尽资料收集,...  

评分

我不知道博士论文的之类是否可以用标题所述的标准来衡量。我读这本书是从第7节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的讨论开始的,作者对南昌漆盘图的精妙阐释足见功力,并籍此材料流畅地完成了思维体操一般的三段论阐释,令人拍案。 这一个案的精妙解释赖于:1-4节分区综述的详尽资料收集,...  

评分

我不知道博士论文的之类是否可以用标题所述的标准来衡量。我读这本书是从第7节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的讨论开始的,作者对南昌漆盘图的精妙阐释足见功力,并籍此材料流畅地完成了思维体操一般的三段论阐释,令人拍案。 这一个案的精妙解释赖于:1-4节分区综述的详尽资料收集,...  

评分

“类型学”是一种方法论。这是本世纪才发生的外来名词,英文为typology.源于古希腊文typos和logy的结合。typos的本义是多数个体的共有的性质或特征。所以typology的直接意思是一种研究物品所具有共有显著特征的学问。(俞伟超《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 考古学究竟在做些什么...

用户评价

评分

惊,豆瓣评分从2002年初版8.2分到2016年再版9.5分

评分

上编详尽占有了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的材料,类型学的划分以墓葬形制(布局和规模)为依据,近几年的材料在《补编》中也做了详细的说明和简略的分析。 下编运用了"观者"的方法分析了几例个案。虽然以图像题材的产生、传播、在墓葬中的作用推测为主,但是考古材料和文献都运用得让人非常舒服,有些结论令人怀疑,大多数让人心服口服。 其实如果从墓志、陶俑和南北朝墓葬的最终形制上来看,虽然南朝墓葬对北朝必然造成了影响,北朝还是在争夺正统性的过程中大获全胜。 东汉魏晋到南北朝,墓葬里的兵器似乎还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评分

当年论文的参考文献,好怀念那些在图书馆翻书的日子。。。

评分

上编是资料汇编,下编的论文大多数逻辑隐晦,主旨不突出,读来犯困,图都很好,单一图像的解读也规矩,串起来就比较勉强了,比较难做的领域?

评分

再讀修訂版仍有收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