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消費文化 海外中國研究 民族主義 社會學 曆史 製造中國消費文化與民族國傢的創建 文化 消費
发表于2025-02-22
製造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人要用中國貨!”這是中國20世紀早期的國貨運動中的醒目標語之一。這場運動通過灌輸中國是有著自己“國貨”的“民族國傢”的觀念,尋求把消費與民族主義聯係起來。這場運動影響瞭中國初萌的消費文化的方方麵麵,從衣服到食品添加劑這樣的時尚、從博物館到百貨商店、從産品展覽到廣告,莫不如此。同時,反帝抵製外貨運動、國恥紀念、國貨展覽會、對不忠實的消費者的詆毀以及中國工業部門的提倡,都強化瞭民族主義消費,並傳布瞭這樣的信息——愛國的中國人使用中國工人在中國人擁有並管理的工廠用中國原料製造的産品。
在本書中,葛凱(Karl Gerth)認為,影響近代(modern)世界的兩大關鍵力量——民族主義(nationalism)和消費主義(consumerism)先後在中國滋長。在20世紀早期,民族主義把每件商品貼上“中國的”或“外國的” 標簽,消費文化變成瞭民族性概念被清晰錶達,被製度化及被實踐的場所。本書以中文、日文和英語的檔案,雜誌、報紙和書籍為文獻基礎,第一次探討瞭民族主義與消費主義之間的曆史紐帶,重新解釋瞭中國近代史的基本方麵,並為洞悉所有近代國傢中的類似聯係提齣瞭方法上的參考。
葛凱(Karl Gerth):
2000年獲哈佛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專業方嚮為近現代中國史。現為英國牛津大學大學曆史係副教授。本書英文版列入“哈佛東亞專論”,2003年由哈佛大學齣版社齣版。作者與中國的情緣始自1986年,當時他作為一個大學生在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學習中文。此後他幾乎每年都到訪中國,或遊學或研究。其間為研究民國史,他在颱灣生活瞭三年。此外,為完成博士論文,他還到日本東京大學專門學習、研究瞭兩年的中國近現代史。
目前葛凱教授正在寫作兩本有關中國的專著:其一集中考察消費文化在20世紀中國的變遷;其二則以1950年代為關注焦點,一方麵考察中國的城市市場文化在這一階段是如何被摧毀的,另一方麵揭示這一階段的國際冷戰如何反映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
這個題目太有意思瞭,可以一路做到現在。通過國貨展覽會建立民族國傢的視覺認知啊女性在國貨運動中的微妙角色,還有實業_救國,民族_資本傢這些以前在曆史教材不加思索接受瞭的概念,怎麼連接起來的就很有意思(又怎麼消失瞭)~~作者在史料上很下功夫,感覺是個寫經驗研究的好範本。
評分這個題目太有意思瞭,可以一路做到現在。通過國貨展覽會建立民族國傢的視覺認知啊女性在國貨運動中的微妙角色,還有實業_救國,民族_資本傢這些以前在曆史教材不加思索接受瞭的概念,怎麼連接起來的就很有意思(又怎麼消失瞭)~~作者在史料上很下功夫,感覺是個寫經驗研究的好範本。
評分文化分析,有點枯燥。有意思的是,商品博覽會的演變曆程,跟今天我國人民對待奧運會的心態有點相似。
評分嗯~~和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體》放一起讀起到瞭相互補充滴效果啊~~
評分國族認同,性彆形象,日常生活,空間展示,媒體符號,城市文化,消費主義,反正思想史之外該有的差不多都有瞭,感覺並不輸給伯剋《製造路易十四》,雖然取材麵嚮不太一樣。第三部分更有特點。由於不限個案,略顯結論先行,史料隨手拈來。翻譯有些小硬傷。期待對於文革後數次類似浪潮的研究
自晚清以来,女性身体或女性形象的改造往往会带上强烈的民族隐喻,塑造何种形象的女性所隐含的是对民族国家的想象,女性的审美与时尚也与当下盛极一时的民族主义挂钩。葛凯在《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中探讨了女性消费群体在民族立场下的角色和表现,展现出社会...
評分自晚清以来,女性身体或女性形象的改造往往会带上强烈的民族隐喻,塑造何种形象的女性所隐含的是对民族国家的想象,女性的审美与时尚也与当下盛极一时的民族主义挂钩。葛凯在《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中探讨了女性消费群体在民族立场下的角色和表现,展现出社会...
評分 評分2005年圣诞节,美国财经记者萨拉•邦乔妮突然发现,自己被无所不在的中国制造的商品包围着,从电视到网球鞋,从圣诞树上的彩灯到地板上的洋娃娃,从DVD到自己脚上穿的袜子……她迅速将自己收到的圣诞礼物清点了一下,发现来自中国的占了25件,而非中国制造的则只有14件。...
評分2005年圣诞节,美国财经记者萨拉•邦乔妮突然发现,自己被无所不在的中国制造的商品包围着,从电视到网球鞋,从圣诞树上的彩灯到地板上的洋娃娃,从DVD到自己脚上穿的袜子……她迅速将自己收到的圣诞礼物清点了一下,发现来自中国的占了25件,而非中国制造的则只有14件。...
製造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