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批判教育学的起源以及主要理论观点,并通过鲍尔斯(Samuel Bowles)、葛兰西(Antonio Gramsci)、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及艾波尔(Michael Apple)的概念反思学校教育如何延续国家权力及阶级宰制。全书分成九个主题,通过对经典作品的介绍,作者希望能帮助读者掌握批判教育社会学的精髓,并进一步反思中国教育之中的不平等现象,为中国的教育研究开展不一样的道路。
黄庭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教育政策博士,任职于中国台湾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对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范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该书为引介/述评类书籍,故不做内容上的评价
评分嘛、一応、还不错的导论,简洁凝练,值得一看 可能的缺点是200来页讲伯恩斯坦,布尔迪厄之类一个人都不够,纯理论与概念的密度太大,解释性与分析性的内容不足,也不全面(当然主要内容也是偏向于理论性的就是了)(而且理论间也有趋同的倾向) 作者自己提供的实例解释之类不太多比较狭窄,绝大多数都自我引用那本《反对霸权》针对新加坡的教育的研究。 (看完。果然还是想吹布尔迪厄,,,认识论-方法论考量深刻、理论的包容度高、经验研究主题覆盖广、解释力强........(不过本来就是为了复习复习布,顺便开开眼界..........
评分介绍各个学者的观点都很清楚,每一讲后半部的批评也很中肯,对于这个领域不太了解的小白可入门。
评分思路清晰 归纳到位 简明扼要 适合每一位对教育机制感兴趣的学生阅读 不推荐在高三看(逃
评分还不错,每一讲围绕着一本批判教育社会学的经典著作展开,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