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批判教育学的起源以及主要理论观点,并通过鲍尔斯(Samuel Bowles)、葛兰西(Antonio Gramsci)、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及艾波尔(Michael Apple)的概念反思学校教育如何延续国家权力及阶级宰制。全书分成九个主题,通过对经典作品的介绍,作者希望能帮助读者掌握批判教育社会学的精髓,并进一步反思中国教育之中的不平等现象,为中国的教育研究开展不一样的道路。
黄庭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教育政策博士,任职于中国台湾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李静君的《劳工社会学讲义》看样子不出了。
评分清华社会学讲义系列居然有教育社会学题材的,开心。里面涉及的几本重要著作,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阅读导引呢~ 追补一下:下学期给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政治学课程讲义里面就涉及到这本书所关注的各个议题,希望多年之后,自己也能出版一本课程讲义吖~(2019.1.1)
评分李静君的《劳工社会学讲义》看样子不出了。
评分无意间发现的一本好书,读来收获颇多,系统地梳理了批判教育社会学的起源、发展、演变,围绕着意识形态、霸权、符号暴力、文化资本、场域等要素对学校再生产功能的探讨令人大开眼界。作者对众多社会学大师复杂的理论抽茧剥丝,概括得很到位,信息密度大,读来十分过瘾,而且每一节都有对理论的批判性反思,提醒读者充分考虑诸现实变量的复杂性,理论的社会历史性和内在限度,非常有助于训练社会学思维。最想看的布尔迪厄部分介绍得也非常清晰,总体上是一本非常出色的社会学讲义教材。
评分书评的模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