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工人

中国新工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吕途
出品人:
页数:3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1-1
价格:5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923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劳工研究
  • 女工
  • 女性
  • 吕途
  • 性别研究
  • 当代中国
  • 访谈
  • 中国新工人
  • 工人阶级
  • 社会变迁
  • 城市化
  • 劳动权益
  • 农民工
  • 社会学
  • 当代中国
  • 底层叙事
  • 工业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吕途通过深入访谈,记录了34位普通人的所思所想、生命故事,她们是中国女工,从五〇后到九〇后。这些故事延伸出了两个历史:一个是时代变迁的历史,一个是个人的生命历程。当代中国的巨变深刻地塑造着每一个人,而不同年龄段女工的成长经历、谋生历程,也从不为人知的角落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作为女性,她们的恋爱、婚姻和生育是女工故事的重要内容,她们承受着比男性劳动者更为沉重的家庭责任和社会偏见;作为劳动者,她们生活得如何,是否能获得解放和新生,也是衡量社会变革的尺度。女工个体的生命经验固然会显得单薄甚至无助,而当每一位劳动者的经历汇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女工群体坚韧的精神面貌。

本书是“中国新工人”三部曲的第三部。新工人的故事其实是写不完的,他们还走在各自生命的旅途上,继续创造着历史。

作者简介

吕途 1968年生于吉林长春市,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发展社会学博士,2008年开始就职于北京工友之家。著有《谁搬迁了?——自愿性移民扶贫项目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分析》、《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编著有《打工者参与式行动研究》(合编)。

目录信息

序 女工故事与主体之名(戴锦华)
前言
1951年出生的三婶:朴实善良与认命
1955年出生的薛姐:国体与法治
1957年出生的三姐:当医生不再是一份事业的时候
1962年出生的苏姐:国家与个人
1968年出生的菊兰: 十八年的工资单
1968年出生的阿慧:人生的一场场苦恋
1970年出生的赵姐:简单 平淡
1971年出生的阿英:一条项链一个月的工资
1971年出生的阿龙:因为我们是正确的
1972年出生的丽英:这一辈子做了这一件重要的事情
1974年出生的辉兰:被宠爱的妻子
1975年出生的正先:房子和孩子
1976年出生的老赵:二十年
附:给孩子们的一封信(老赵)
1976年出生的晨玉:自由与安全
1978年出生的如玉:生不出儿子怎么办?
1978年出生的艳霞:离婚的代价
1979年出生的阿芬:美丽的烦恼
1981年出生的阿坚:祸福相倚
1981年出生的彩云:只有傻子才能够为大家做点事
附:周记两篇(彩云)
1985年出生的段玉:共同成长
1985年出生的光霞:两个人创造一个家
1986年出生的凤霞:说不清的性与爱
1986年出生的小桃:被驯服容易不容易
1986年出生的园园:“平等”的代价
附:小诗两首(园园)
1986年出生的佳俊:向着阳光生长
1987年出生的玉雯:糊里糊涂到现在
1987年出生的晓梦:病因
附:我眼中的世界(晓梦)
1987年出生的小贝:选择一个人生活的可爱姑娘
1987年出生的晓春:最大的痛苦是自责
1988年出生的敏艳:快乐新娘
1988年出生的珠珠:奇女子在人间
附:控制不住(珠珠)
1990年出生的晓灵:反叛、依赖与追寻
1993年出生的王琪:拎着行李就出发
附一:一个手机背后的女工故事(视频)
附二:一篇日记:记得(王琪)
1994年出生的俊杰:待嫁
后记:对话的开始
附录:
吕途的故事:我的四辈子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是一册女工的故事。称“故事”,毋宁称生命、遭遇或境况,女工们的生命遭遇与现实境况。女工们的,也是今日世界劳动者、生产者、供养者与服务者的故事。无须添加性别为定语,她们的故事记述并展示了今日世界多数人——在主流媒体上状若无声的多数人的生命境况;必须添加性别...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无须添加性别为定语,她们的故事记述并展示了今日世界多数人——在主流媒体上状若无声的多数人的生命境况;必须添加性别为定语,因为她们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者,是强韧底层中的强韧者。”——戴锦华 作为一个左翼男性,我其实一直在探寻如何真正去理解女性在今天社会上的...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非虚构,这个写作真的太一般了,甚至有点差。胜在题材。

评分

好选题,糟写作。

评分

时代呼唤严肃,金字塔底层群体失语于主流媒体视域成为规模最为庞大的“边缘”群体,but they are actually the 99%-the laborers/poor/oppressed.而女工群体更背负了双重社会历史债务:社会阶层分化和性别议题。父权、晚期资本社会、消费主义三座大山将她们围困剥削,个体的权利和尊严如何伸张和保证?其中一个受访流动女工说,社会政治经济气候的变迁,技术的革新没有给这一群体的生活带来太多影响和变化,真不知该做何感想。被漠视太久了。吕途是真有勇气和calling,放着好端端的外交官夫人不做……

评分

女工的故事,很平淡,也很真实。34个案例,40年跨度,读完大致有几个感受:1.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2.结构性原因带来的人生困局,不是个人的努力或呐喊就可以扭转的;3.贫穷和教育受限会一代代传递,尽管没有人想这样;4.结合底层人民近年的遭际,再回看这本书,尤其感慨:人人并非生而平等,枷锁和利爪无处不在,不能轻易将其归因于个人或政策。5.做女人真难,尤其当遇见那些自以为正确的渣男。

评分

人生之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