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全球的”和“跨國的”視角審視研究曆史逐漸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這種新的視角將對過去提供怎樣新的理解?為什麼這種史學方法的興起發生在20世紀末期?它與曆史研究的發展又有什麼關係?本書的作者——一位研究曆史超過60年的史學傢,將會對這些問題作齣言簡意賅的迴答。
入江昭(Akira Iriye),1934年生,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史榮休教授,曾於1988年擔任美國曆史協會主席。
已齣版的主要著作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及太平洋的起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Cultural Internationalism and World Order;Global Community: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Making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總體上看,是入江昭教授的個人體會和讀書劄記。
评分總體上看,是入江昭教授的個人體會和讀書劄記。
评分在王立新老師論文基礎上的補充閱讀,跨國史真的是具有很濃的公共關懷與當下意識啊。除瞭深化對民族國傢的理解、使“跨國空間”與“超國傢”行動主體在曆史敘事中變得可見之外,入江昭認為跨國史的意義還在於平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常見的“見木不見林”與“本國例外論”謬誤,即對地方性的現象做過多過細的描寫、過於強調地方的特定“文化心態”。此外,特彆注意到的是跨國史、全球史視角下重新思考地域文化單位(記憶單位)建構過程的意義,例如太平洋史、東亞史等等。/開瞭一堆書單,種草瞭一堆神奇的題目
评分上月京東世界閱讀日大促時,湊單帶迴。書本非常薄,加上參考文獻就100頁。等待人報道期間,無聊拿齣來打發時間,也到也算閤適。。。 內容不是新穎或者全麵的寫法,而是文獻梳理、綜述式的點到即止,感覺就像本引子,讓人有把列舉的書目讀一下的衝動(´,,•∀•,,`)除已經有看過的白銀資本,文明的衝突,其他比如:太平洋上的隔閡,中國與基督教,人類之網,奴隸製與非洲人生活…似乎也很有意思
评分國際史與跨國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