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中國經濟史

劍橋中國經濟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萬誌英
出品人:
頁數:373
译者:崔傳剛
出版時間:2018-11-30
價格:8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26314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經濟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曆史
  • 經濟
  • 經濟學
  • 劍橋史
  • 中國
  • 中國曆史
  • 經濟學
  • 中國經濟
  • 曆史
  • 劍橋大學
  • 經濟史
  • 發展史
  • 古代經濟
  • 現代經濟
  • 貿易史
  • 政策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從青銅時代寫到20世紀初、視野橫跨近3000年曆史,他吸收現有硏究的精華,並在此基礎上創作一本關於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詳盡之作。目前對於中國經濟曆史的研究中,總充滿瞭南轅北轍的闡釋,對於中國曆史中任何階段的主要問題,研究者幾乎都難以達成共識。本書作為一部綜閤之作,盡力實現論述的平衡與客觀性。本書力求填補這一方麵的空白。

與其他曆史書相比,作者並未提齣一種關於中國經濟的總體理論,而是更希望“仁慈的上帝寓於細節之中”。作者在書中提齣兩個標新立異的觀點:第1,萬誌英反對任何關於曆史或經濟發展的綫性和亞冰期觀點。第二,作者反對新古典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即認為市場是經濟發展和財富創造的推動力這一觀點。他認為現代經濟的增長並非主要源於市場的擴張,而是源於新知識和新技術所孕育的創新(前現代的經濟增長同樣如此)。經濟曆史學傢對市場的過分關注忽略瞭其他製度因素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麵的影響一其中為明顯的是忽略瞭國傢的作用。

本書每一章節都具有時代的特性,以第5章為例,其就講述瞭隋唐時期,中國國際貿易蓬勃發展,作為跨歐亞貿易主乾綫的陸上絲綢之路達到瞭鼎盛。同時期,佛教自印度嚮東亞的傳播,刺激瞭中亞貿易路綫上經濟及文化的交流。盡管本書從經濟的角度來講述中國3000年的發展曆史,但其並沒有將格局僅限於經濟,而是以經濟為主綫,還原一個立體豐滿的中國曆史。

在過去的40年間,中國經濟令人矚目的崛起,令許多長久以來關於政治製度與經濟發展之間關係的既定假設遭遇挑戰。在整個前工業化時代,經濟繁榮對於中華帝國的延續同樣至關重要。在18世紀之前,歐洲先進地區所具備的部分特徵,如高效的農業以及成熟的市場等,也同樣在中國的經濟中顯現。但是,在許多方麵,中國的前工業化經濟又背離瞭西方的發展道路,比如中國一直將灌溉農業置於中心地位,同時也在傢庭結構、産權、商人地位、貨幣政策以及財政政策等方麵異於西方。

本書共分9章:青銅時代的中國經濟、從城市國傢到君主專製、統一帝國的經濟基礎、豪強社會與莊園經濟、漢族與遊牧民族的融閤及中國的再統一、 唐宋變革時期的經濟轉型、江南經濟的全盛期、市場經濟的成熟、國內危機與全球挑戰:帝國經濟的重構。萬誌英教授對自青銅時代至20世紀初這三韆年間中國經濟發展各種製度的基礎、延續以及中斷進行瞭詳盡而通俗的研究。

著者簡介

萬誌英( Richard von Glahn),國際知名的曆史學傢、漢學傢,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曆史學教授,耶魯大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經濟社會史、貨幣金融史、全球經濟史、東亞海洋曆史等。他的研究獲得諸多奬項,曾先後兩次獲得美國國傢人文基金會專項奬金。他的主要著作包括《財富之泉:中國的貨幣與貨幣政策(1000 -1700)》(1996)、《左道:中國宗教文化中的神與魔》(2004) 和《文化與交融:世界史》(2012)

圖書目錄

引 言
第 1 章 青銅時代的中國經濟(前 1045—前 707 年)
第 2 章 從城市國傢到君主專製 ( 前 707—前 250 年 )
第 3 章 統一帝國的經濟基礎(前 250—前 81 年)
第 4 章 豪強社會與莊園經濟 ( 前 81— 485 年 )
第 5 章 漢族與遊牧民族的融閤及中國的再統一(485— 755 年)
第 6 章 唐宋變革時期的經濟轉型 (755— 1127 年 )
第 7 章 江南經濟的全盛期 (1127-1550 年 )
第 8 章 市場經濟的成熟 (1550— 1800 年 )
第 9 章 國內危機與全球挑戰 :帝國經濟的重構(1800— 1900 年)
索 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书比较清晰地勾勒了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轮廓,观点和材料都反映了目前比较新的研究趋势。特别是,没有使用我们习惯的王朝起讫作为断代标准,而是以经济形态的变化作为主要依据,在材料上更重视考古发现和古代工商业档案遗存,而非传统中国史研究所倚重的正史文献,在国际比较上...  

評分

本文为李伯重教授为《剑桥中国经济史》中文版所做的序言。 史学家们常说“每一代人都要重写历史”。为什么这样说呢?斯塔夫里阿诺斯 (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的解释是 :“我们每一代人都需要重写历史,因为每个时 代都会产生新问题,探求新答案。”希尔(Christopher Hi...  

評分

本书比较清晰地勾勒了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轮廓,观点和材料都反映了目前比较新的研究趋势。特别是,没有使用我们习惯的王朝起讫作为断代标准,而是以经济形态的变化作为主要依据,在材料上更重视考古发现和古代工商业档案遗存,而非传统中国史研究所倚重的正史文献,在国际比较上...  

評分

作者是海外汉学家。全书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梳理了中国古代史,有不少独到的视角与细节。比如说对古代史的分期,与我见过的任何一本书的分期都不同,唐朝以安史之乱为节点被拦腰分成两节归入前后两个时期,前半部分划入从北魏成熟期开始的中国再统一时期,后半部分到北宋灭亡属...

評分

本书比较清晰地勾勒了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轮廓,观点和材料都反映了目前比较新的研究趋势。特别是,没有使用我们习惯的王朝起讫作为断代标准,而是以经济形态的变化作为主要依据,在材料上更重视考古发现和古代工商业档案遗存,而非传统中国史研究所倚重的正史文献,在国际比较上...  

用戶評價

评分

#讀完此書2019# 第二十九本,繼繼續續看瞭一遍,感覺作者做學問實在認真,引用各位學者的意見,列齣圖錶再錶達自己的觀點,言而有物,這樣的作品值得反復閱讀。當然對於抱著“海外漢學一多半是垃圾,基本功不過關”想法的人勿讀為宜。同時此書還沒有寫到“激進的經濟實驗之路”的章節,期待能見到作者的相關內容。

评分

1、這是一本寫給海外中國經濟史研究生們用的綜述性的通史。作者盡可能地概括瞭較新的研究,也盡力包容瞭不同的觀點。盡管300多頁的篇幅寫清楚中國幾韆年的經濟發展是件極難的事,本書還是比較圓滿的做到瞭。2、我贊同作者的兩個基本觀點:(1)反對關於曆史/經濟發展綫性或分期的觀點(2)反對對市場的過度關注而忽略創新和其他製度因素(最為明顯的是國傢的作用)對經濟發展的影響。3、最大的缺點是把參考文獻給省瞭4、題外話,在我們這個有強大曆史傳統的國傢,以古論今一直都是評論現實的一種方法,盡管今日利益訴求多元,不肯更新知識卻死抱住國傢危亡睏頓時期本國人/外國人形成的一些偏見,以此作為批判現實的武器,這一點也不高明。

评分

春鞦之前稅收尚未齣現,統治者的財富與收入源於對土地和勞動力的占有。春鞦戰國時期,頻繁的戰爭與軍事力量動員推動瞭君主專製國傢的崛起,傢庭成為納稅、服勞役以及參軍的基本單位,國傢對經濟實行強力控製的模式逐漸成為主流。漢代以後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到瞭唐宋時期國傢不得不放棄建立在土地與勞動力均等基礎上的統一稅製,承認土地與財富不平等的現實,以傢庭實際財富額為徵稅基礎。唐宋以後國傢日益依賴商業等非直接稅收入,明初製定的政策最終也未能扭轉這一趨勢。明末清初,稅收轉嚮白銀,勞役幾乎被取消,國傢與傢庭之間的關係也轉變為貨幣交易。但是明清兩代對於儒傢最低稅收原則的堅持也削弱瞭國傢的公共服務職能。19世紀末捲入全球經濟體係以後國傢的掠奪能力大為增強,但在公共服務上的無所建樹和無力使中國擺脫動蕩削弱瞭統治者的閤法性

评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不能僅從政治角度看待曆代興衰,也要多從經濟治理角度分析。例如鹽鐵論的影響,晚清財政崩潰與清政府垮颱等,都值得瞭解。

评分

清晰的通論,流暢的翻譯——不過譯者可能是經濟學齣身,不少曆史學社會學術語都被誤譯,如宮崎《東洋的近世(East Asia's modern age)》沒認齣來,patrimonialism沒按“傢産製”翻譯。最大的問題是附錄中參考文獻被刪掉瞭,這對於通論作品不得不說是一個汙點,扣一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